2011年零售百强销售达2万亿

作者:雷敏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2-05-14 08:23:00

中国商业联合会今日发布的最新中国零售百强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零售百强销售规模达2万亿元,比2010年零售百强规模增长20.9%,增速低于2010年同期0.9个百分点;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百联集团位列新零售百强前三甲。

新版中国零售百强榜单是在昆山召开的第七届中国零售商大会暨展会上发布的。从零售百强销售规模增长速度看,除了2008年、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低于20%,2004年到2011年均超过20%。扣除价格因素,2011年中国零售百强销售规模实际增长15.3%,比全社会消费实际增速高出3.7个百分点。

2011年零售百强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零售百强入围门槛和入围企业规模持续提升。2011年百强企业的入围门槛提高至30亿元,比2010年增加4.8亿元,增幅为19.0%。

2011年大连大商集团以1101亿元的销售额成为继苏宁、国美、百联之后第四个销售过千亿的企业。2011年销售过百亿的企业达到55家,比2010年增加10家。如按年均15%增速估计,到2020年我国零售百强中,将会产生销售规模达5000亿元的超大型零售企业。

二是零售百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1年百强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9%,比2010年提高0.3个百分点,是自2006年以来的次高比重。

三是过百亿企业跨区域发展趋势明显。2011年新增加的10家销售过百亿企业,有4家是跨区域企业,与2010年比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表示,目前,我国流通业取得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建议:一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流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二要改革税制,对流通领域实行结构性减税;三要加强法制,制定流通立法规划;四要完善体制、机制,完善网购、“农超对接”“工商对接”等机制;五要加大政府对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入。

张志刚前表示,我国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提供了世界最大的市场前景,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达到18.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按此增速,2015年有望超过32万亿元,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将居世界前列。

张志刚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商贸服务业也获得空前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流通业取得的进步,仍属于学习追赶型进步;我国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总体上还是数量扩张型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相比,我国流通业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他认为,目前中国流通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消费率与人均消费水平低。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一直偏低,多数年份徘徊在60%上下,最低年份的2004年仅为53.6%,远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商务部多年来一直对市场600多种主要消费品进行供求状况排队,当前供求平衡的约占三分之一,供过于求的约占三分之二,基本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目前某些领域出现的相对“过剩”,实际上是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弱的表现。

二是企业规模小。2010年我国“零售百强”商品销售额合计为1.6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6%;2008年迄今多年美国零售业百强销售额(包括在美国本土以外市场的销售),占全美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一直稳定在40%左右。

据统计,目前,我国零售业已有苏宁、国美、上海百联、大商四家零售额超过千亿元,但是即使我国名列第一的零售企业苏宁销售规模也只相当于沃尔玛的十八分之一。

三是主要经济指标差距大。我国流通业在组织化程度,流通效率、物流成本、商业防损以及人才队伍方面的差距也很明显。

以组织化程度为例,欧美发达国家商业流通业已经进入连锁经营时代,目前连锁经营销售额约占全部销售额60%以上,美国已达80%;而2010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2%。

四是地区与城乡消费差距大。

从中国商业联合会提供的近几年我国“零售百强”企业区域分布上看,都是东部地区占大多数,西部地区入围企业不到10家,销售额所占比重仅为3.3%。(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