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筹建自贸区具战略意义

作者:徐松李拯宇曹欣阳 来源:解放日报
2012-05-14 08:34:00

三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五分之一,经济一体化将促成地区政治安全机制

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徐松李拯宇曹欣阳)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3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三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年内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这一决定被温家宝总理称之为“一个重大战略决定”。此间专家认为,经济总量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三国筹建自贸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将推动三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并加速东北亚乃至东亚一体化进程。

有利于三国优势互补

中日韩三国同处东北亚,属世界三大经济圈之一。三国近年来经贸合作成效显著,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日本、韩国最大贸易伙伴。然而,三国间的互相投资仅占三国对外投资总量的6%。虽然地理位置邻近,显然三国的经济互通依然不够顺畅。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表示,从战略高度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顺应了国际经济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分工和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有利于区域内各国的优势互补及资源配置,三国都将从中受益。”张建平说:“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所提供的高平台,也将提升三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和竞争力。”

此外,自贸区的建立将为中国的出口部门提供增长的动力,对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在此过程中,就业岗位的增加也将为三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利于国内产业优化

目前,日本急需进行产业转移,韩国急于摆脱狭小国内市场的制约,而中国的产业升级也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市场。专家们表示,中日韩三国都有开辟更大经济发展空间的共同愿望,自贸区的建立将拉动三国经济的增长并为各自国内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表示,自贸区的建成会冲击发展滞后、竞争力较差的产业,同时又会给那些竞争力强的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能利用建立自贸区这一机遇对落后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将有利于国内产业的进一步优化。

中国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在技术密集型和高技术、信息技术、精密化工、精密仪器设备、中高端船舶、石化和钢铁产品等高附加值领域,中国则处于相对弱势。“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培育中国的自主品牌,打造高附加值产品而非一味强调保护,才是中国应对这些冲击的根本途径”,张建平说,中国企业可以加强与日韩两国企业的合作,从中消化吸收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产业合作达到加快产业调整的目的。

加速东亚一体化进程

专家们表示,自贸区机制的建立,将加快中日韩三国的商品和贸易自由化,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这也是实现东亚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张建平表示,现在东北亚还没有任何双边或多边自贸区协定,这与其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地位极不相称。在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较多困难和障碍的情况下,率先谈判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成为撬动东北亚和东亚多边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杠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谓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关键与核心的一步。

地区合作绝非只涉及经济问题,政治和安全问题也是重要内容。相对于东亚经济合作而言,政治与安全合作则一直相对滞后。而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与互利合作势必要求加强政治上和战略上的相互理解与互信。对此,曲星表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成将对缓和东北亚局势有重要影响,有利于局势缓解,减少相应的矛盾冲击。

专家们认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将为促成东北亚乃至东亚地区政治安全机制,独立自主解决本地区的各种矛盾,推动本地区合作的顺利发展提供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