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又有三家调味品企业被发现使用工业盐水造酱油。继此前佛山威极调味品公司被发现工业盐水造酱油后,省质监局、公安、盐业总公司等联合调查近二个多月,发现威极公司使用工业盐水加工的酱油,除一部分直接流向消费者的餐桌外,还有一部分被卖给佛山敦美味、开平市家常用、东莞祥兴隆调味品企业生产酱油。(人民网,6月11日)
前不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社会上引发了一轮关于美食的追捧热潮,一定程度上给令人心悸的食品安全形势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如今,《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美食热潮尚未消退,“利用工业盐造酱油”的新闻报道给这股美食热潮泼了一盆冷水。纪录片内外截然相反的食品安全态势,令许多人的美食情结大打折扣。
据媒体报道,广东佛山威极调味品公司利用工业盐水加工的酱油,有些已经流入深圳、广州和北京的一些“知名餐饮单位”,但对于其名字却语焉不详。威极公司通过经销商购得本用于污水处理等用途的工业盐水后,违禁用于生产酱油,并流向一些“知名餐饮单位”。在这个过程中,检测标准缺失导致的监管不严看似是主要原因,其实商家不法行为的背后,不仅仅是血液中道德因子的亏缺,更主要的是法律规制的力道不够导致道德出轨的代价太低。
食品安全的社会关注度一直很高,但食品安全却在高度关注中陷入一种“怪圈”:媒体曝光、监管部门查处、暂时沉寂,待风头过后又重整旗鼓继续为非作歹。这个“怪圈”该如何打破?平心而论,媒体监督的力度不可谓不大,相关部门的监管查处工作也不可抹杀,社会舆论也就整治食品安全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建议,比如严格食品安全标准、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执行力、吸收社会组织参与等等,更有民间“掷出窗外”网站呼吁社会将“有毒食品”掷出窗外……这些建议,很多具有高度的建设性。
但是,为何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考验公众的忍耐性,甚至已经麻痹了公众的感官神经?前不久,《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接受采访,认为“中国的土地上仍然有人在吃着健康、绿色、质朴的食物,这些东西大都来自乡野。”这样的观点,从美食纪录片导演嘴里说出来,是否也是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一种无奈?前段时间,有报道称运动员为防止摄入瘦肉精已经多年不吃猪肉,更有报道指某柔道队自己养猪供运动员吃肉,这更是无可奈何之举。运动员怕瘦肉精可以不吃猪肉,柔道队可以自己养“放心猪”,但老百姓不行,老百姓总不能都自给自足重回自然经济形态吧?
面对“易粪相食”的食品安全困境,社会公众在深恶痛绝之际,自然而然寄希望于政府部门。但不可否认的是,抛开食品安全监管确实存在“九龙治水”协调配合问题的客观窘境之外,不少政府部门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施政惰性”,由此导致了各种貌似正常的借口。但这些托辞经不起公众的推敲。且不讲国外食品安全的经验做法,单看内地供港食品机制就能轻易击破这些托辞。以内地供港猪肉为例,不仅卫生标准达到严苛的地步,而且从源头的生猪饲养开始,直至运输管理、检验检疫等过程实施全程质量监管,并设立精密的食品质量实验室检测网络,建立严格食品安全联防联控机制,从而确保了供港食品的高质量。从供港食品的经验来看,原来我们的食品质量也可以控制到如此精致的地步。如此看来,内地陷入食品安全问题“怪圈”,所有的借口都是托辞,是惰性施政思维的实际体现。
打破食品安全怪圈,政府部门是主力军,社会各界是协同配合者。食品生产、销售商家的道德自律是一回事,但在道德约束不奏效的情况下,只有从法律规制方面加大力度。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我们的卫生标准可以更严格,我们的监管部门可以很好地协调配合,我们的监管力度也可以更大,我们对于不法商家的惩处还可以更严厉。服务型政府发展已经有好多年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可以有而且应该有更积极的作为。挽住日渐萎靡的食品安全形势,重塑公众信任,是对政府部门的考验。让民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活得安心,活得有尊严,最起码不必为每天吃的东西是否安全而惴惴不安,这是负责任政府的分内职责,也是普惠民生的务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