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 让中国设计师站上国际赛道

作者:张硕 来源:北京晨报
2012-08-20 08:03:00

拍卖 让中国设计师站上国际赛道

一提到拍卖,很多人会觉得与自己的生活完全无关,于是乎,亲临过拍卖现场的人就更有限了。不过一切皆有可能,说不定不久的将来,你的“日常艺术”新视角,将从拍卖开启。

今年6月初,若干当代家居设计品现身“2012年北京保利国际春拍”,设计专场由保利拍卖与中国设计师品牌联盟发起人、自造社(O Gallery)掌门人宋涛合作,百余件拍品中,约1/3为国际设计师的精品之作,其中不乏扎哈・哈迪德等欧美设计大师的作品,另外1/3是以日韩为主的亚洲设计师的作品,还有1/3的作品来自中国国内设计师。全部拍品涵盖家居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漆艺设计、陶瓷设计等。

这是国内开设的首个国际设计品拍卖专场。国内外的著名设计师被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接受藏家的“检验”。这不免让许多业内人士捏了一把汗,的确,中国设计发展的历史本来就很短,如果再和国际大师的作品摆在一起,岂不是“自寻死路”?

对此,活动的顾问和项目召集人宋涛却表现得非常乐观。在他看来,中国设计虽然起步较晚,但还是颇具潜力的。“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市场和平台来推广中国设计,参与此次拍卖的都是有实力的藏家,我们需要让他们先了解中国设计的价值所在,让他们去带动更多人了解带有传统脉络的中国设计。”

其实,设计专场拍卖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纽约佳士得、巴黎苏富比都成功地开设过设计专场拍卖。比起国外设计专场的高成交额,此次保利设计专场中,百余件拍品估计在1000万元至1500万元,最终成交70%以上,成交额900多万元。

对于这样的结果,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总经理贾伟显然早有预料,并不够理想的成交额没能动摇她坚持做设计专场的决心,“未来我们还会在专场中推一批中国设计的年轻力量,推一批自有品牌。”

拍卖结束后带来的是设计产业链条上每一位参与者的反思。宋涛说,多数买家和藏家对设计师和设计几乎没什么了解,也没有认识到拍品的真正价值,这说明推广和交流的机会太少,下次会在拍卖之前多组织展览和讲座。贾伟说,版权交易中心也找到他们,下次的拍品有望以版权的形式拍卖,让更多企业和设计师尝试这一新的渠道。

当然,设计拍卖不过只是一种形式,却能反映出中国设计的发展现状:设计知识普及不够、大众消费和设计脱节,普通百姓更是和设计品之间有着太多隔阂。和国内设计师“单打独斗”、一人包揽所有工作的状况不同,国外的设计师都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做依托,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推广,都有专人负责。

按照宋涛的计划,首次的设计拍卖全面梳理了中国设计的发展脉络。在这种“一网打尽”的情况下,下一次再选择拍品就更加困难。“没有更多的好东西出现,这就是我们的设计现状,我们不断在寻找,也在等待。”

当然,好的设计无法凭空而起,它是思想、文化、生命力、生活方式的延续。如何才能做出好的设计?

在宋涛看来,刘传生老先生是一个典范。从做古典家具生意,到开设自己的私人博物馆,再到研究古家具的学者,再到出书、举办古家具展览,成为著名藏家,他向众人示范了中国人学习、创造的过程。“必须要了解你的文化和工艺,耳濡目染形成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所突破。设计具有太强的延续性,中国设计师要找到自己文化中的根源,从中吸取养分、慢慢成长。我反对世界大同,日本的一线设计师,无不钻研自己的传统文化,继而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而贾伟表示,设计师要以一定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果用艺术的态度去设计,它就是一个设计产品,如果日复一日地大批量生产,则永远成不了设计师,“这取决于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平台。不论市场如何发展,都需要设计师拿出好的作品。”

晨报记者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