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一边在资本市场中“圈钱”融资,另一边却将大笔资金用于投资、放贷的行为在A股市场中已屡见不鲜,这种现象近期引发了上交所的关注。
日前,上交所发布了《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的现象更趋严重,风险也已初步显现,并不点名地将海螺水泥、香溢融通等公司列为典型案例。
其中,去年一手通过发债融资95亿元,另一手则斥资40亿元购买了3款理财产品的海螺水泥成为典型中的典型。而今年7月公司又拟发债融资60亿元,被指“故伎重演”。此外,该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名赚实亏,高管的能力也遭到质疑。
委托理财名赚实亏
上交所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提到:“部分公司存在借助上市公司有利的融资平台,利用公司债或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获取廉价资金并倒卖赚取利差的可能性。比较典型的是某公司刚于2011年5月发行了95亿元公司债券,将以1∶1的比例分别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与补充公司的流动资金,但6月份即决定以40亿元的自有资金投资期限为1-2年的理财产品,其债券融资的理由受到媒体质疑。”
事实上,海螺水泥大手笔买理财产品的嗜好在A股市场中早已是“声名远播”。据海螺水泥公告显示,海螺水泥于2011年5月11日发行了95亿元公司债券,债券的期限为5年期和7年期,5年期品种票面利率为5.08%,发行规模70亿元;7年期品种票面利率为5.2%,发行规模25亿元。
当时,公司称此次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50%将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调整债务结构;剩余50%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改善公司资金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个月之后,即2011年6月15日,海螺水泥披露《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将以40亿元的经营资金用于理财。具体包括:1.与国元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25亿元,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85%;2.与四川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资金7.5亿元,信托期限为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5%;3.公司购买中国银行中银集富专享理财产品,斥资7.5亿元,理财产品期限为18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
“40亿元的巨资,占95亿元公司债券融资总额的42.11%。尽管在媒体的质疑中公司表示投资上述3个理财产品的资金非债券融资所得,但从报表看,海螺水泥此举依然涉嫌上交所所质疑的‘倒卖廉价资金’。”济安金信一位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令海螺水泥尴尬的是,40亿元的委托理财所获收益,远不足以支付债券利息。2012年6月19日,公司披露公告称其40亿元的理财资金全部到期收回,获得理财净收益合计约1.55亿元,按此计算,此次理财的综合年收益率仅为3.87%,根据彼时的理财计划,40亿元的理财到期后预期收益应在2.28亿元左右,收益率约为5.7%。显然,公司此次理财的收益情况远低于预期,仅勉强跑赢了去年3.5%的一年期定存利率。
相比之下,海螺水泥的债券融资成本却高企,这笔投资名赚实亏。根据公告,公司95亿元的债券融资对应年利息总额应在4.856亿元。据此计算,发债融资40亿元,将支付的对应年利息总额为2.045亿元。换句话说,海螺水泥此次理财投资,反而倒亏4950万元。
不差钱却连环发债
在大规模发债融资后,海螺水泥的业绩却未受到正面提振,反而出现同比剧降。在继2012年一季报净利润下滑44%之后,8月15日海螺水泥发布了2012年中期业绩: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03亿元,同比下降8%;因水泥价格下降,实现净利润29.17亿元,同比下降51%,每股盈利0.55元。该业绩与之前发布的盈利预警一致,对投资者而言并无意外。业内人士认为,因今年来国内投资增速明显放缓,水泥行业将出现一个漫长的去库存时期。
然而,海螺水泥受到广泛质疑的是,虽然公司连续两年发行大额公司债,但实际上公司并“不差钱”。作为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2011年总融资规模为115亿元人民币。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海螺水泥分别以股票增发、债券发行、项目公司借款等方式融资超过200亿元。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业绩不佳的海螺水泥今年又一次在“不差钱”下提出发债再融资。2012年7月5日,海螺水泥曾再次发布公告称将发行60亿元的公司债,与2011年一样,此次发债主要用于补充本公司流动资金和调整债务结构,计划于8月21日召开股东大会。
去年多家公司进行的增发融资多胎死腹中,而此次海螺水泥大笔一挥就是60亿元,此次融资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对此,华融证券分析师张弛认为,去年上市公司增发融资受阻多是因为资金面较为紧张,而海螺水泥此次增发可能是之前的安排,即使通过也是因为目前资金面较去年改善。
面对“不差钱”的市场质疑,公司董秘杨开发解释称:“海螺水泥有能力从银行贷款,也可以从股市募集资金。之所以采用公司债融资,一是为了调整债务结构,公司目前短期债务比例较高;二是公司认为公司债是比较好的融资方式,响应证监会关于扩大融资渠道的号召。”
“继理财产品被质疑名赚实亏之后,海螺水泥参股的青松建化近期市场表现不佳,致使海螺水泥账面价值损失超过2亿元,目前海螺水泥自身境遇是‘泥菩萨过江’。”上述分析师指出。
基于目前整个水泥行业不景气,以及公司业绩超过50%的下滑,海螺水泥6月份以来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亦是持续疲弱。再加上受到来自上交所不具名质疑的报告等因素影响,6月份以来,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15.16%。海螺水泥股价下跌4.32%,报收于14.4元。
从机构持股比例来看,海螺水泥一直以来都是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热门股。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共24家主力机构(基金19家,券商集合理财5家)持有海螺水泥,持仓量总计1.64亿股,占流通A股4.09%。其中,今年二季度,又有11只基金新出现在其主力名单中,累计持有6851万股。照此统计,在6月至今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机构的浮动亏损可能高达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