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人民币将成全球重要结算货币

作者:马汉青、吴若帆 来源:羊城晚报
2012-09-14 15:49:00

10年后人民币将成全球重要结算货币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马汉青

实习生 吴若帆

人民币国际化在加速,作为日外汇交易量占全球近40%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正在积极主动加快抢抓这一机遇。有着中文名字“吴达为”的伦敦金融城市长David Wootton先生(见上图),本月12日开始了为期10天的“和中国政府及私营机构一道探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合作”之旅,并将首站选择在广东。昨日,吴达为在深圳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采访。

羊城晚报:为什么伦敦这样重视“人民币国际化”?

吴达为:离岸人民币市场在过去两年间得到了迅速及显著的增长。最新针对200家欧盟企业及投资者的伦敦金融城及银行家杂志调查显示,99%的被访问者均认为在未来10到15年内,人民币将能成为全球交易的重要结算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将降低中国货币相对于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此外,中国是亚洲的主要贸易国,对于亚洲地区的新兴经济体而言,以人民币结算是很自然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有可能成为采用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基准货币的“人民币区域”。对伦敦而言,人民币的崛起意味着一个新的潜在全球市场,这对于我们而言大有裨益,也是我们所全力推广的。

羊城晚报:伦敦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有哪些优势?

吴达为:伦敦已具备成为欧洲主要人民币中心的有利条件,我们拥有超过1090亿元的人民币存款;我们提供包括银行零售业务在内的多种产品及服务,其中私人银行账户的存款超过36亿元人民币,伦敦人民币外汇产品总体增长率每年均超过30%。此外,伦敦的时区拥有优势,英国的法律与法规体系在国际范围内都享有盛誉,伦敦的国际化金融界历来对于新的市场需求能够作出迅速反应,并善于创新和提高市场效率,伦敦的国际机构也可以为市场带来大量流动性,这些因素都将吸引公司及投资者在伦敦进行人民币交易。

羊城晚报:您此行希望加强哪些方面的合作?

吴达为:伦敦金融城今年4月已启动将伦敦打造成人民币业务中心的计划,其目的是满足伦敦对于人民币交易及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一项目促使公共机构和私营领域一起参与进来,包括银行和英国政府,在打造伦敦人民币市场相关的技术、基础设施及制度问题上通力合作。这项计划旨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欧洲各企业更便利地进行人民币交易,同时为客户和投资者提供以人民币进行投资、贸易、记账及储蓄的机会。对于大量西方企业,包括无法获得亚洲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而言,这项计划还可以简化并增加使用人民币相关产品的途径,同时可以深化流动性并拓宽欧盟时区的金融服务范畴。我希望本次访问可以使大家在这一项目上深化合作。

羊城晚报:为什么将访问首站选择在广东?

吴达为:广东有着大量工厂、技术和影响力日益增大的服务,日益为商业人士所重视。而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推动中英贸易,将使我们更易于与中国开展贸易以及投资。事实上,每一任金融城市长都访问了华南地区,就彰显了英国与华南地区密切的经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