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不如预期 资金面宽松“成色”不足

作者:张勤峰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2-11-21 08:26:00

央行周二开展了114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品种重新占据主导。市场人士指出,考虑到连续两周净回笼且临近月末,央行及时调整逆回购交易规模和期限结构,顺应了市场需求,凸显出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进一步看,鉴于新增外汇占款不如预期,加上财政存款投放的时点限制,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盈缺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调节,因此即使资金面有时会呈现相对宽松局面,其“成色”可能也有所不足。

逆回购组合微调本周或现中性对冲

央行周二于公开市场开展了两期共1140亿元逆回购操作,分别是7天期逆回购690亿元及28天期逆回购4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3.35%、3.60%。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周二相比,7天逆回购交易量减少90亿元,28天品种减少630亿元;而本周二到期逆回购规模为1200亿元,较上周二的2240亿元也显著下降。交易员称,在资金面平稳、到期逆回购缩量背景下,央行调降逆回购操作规模有助于减轻未来到期回笼压力,而考虑到连续两周净回笼且临近月末,短期资金需求有所上升,7天品种的交易规模在上周四基础上有所扩大。该交易员同时表示,央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变化,及时调整逆回购交易规模和期限结构,一方面顺应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数据显示,本周有150亿元央票到期,逆回购到期量则为2420亿元,比上周少1620亿元,经周二逆回购操作后,还剩下1130亿元到期缺口等待对冲。若周四逆回购延续目前规模,本周央行将基本实现中性对冲。

之前两周,公开市场分别净回笼资金1010亿元和750亿元。

资金面有限改善短期波动仍难避免

进入11月下旬,资金面正重新成为市场关注重点,而在央行连续两周净回笼、外汇占款增量不及预期的背景下,已有投资者开始修正之前流动性预期。

此前,市场对四季度流动性一度相当乐观,原因在于9月外汇占款新增1307亿元,扭转了连续两月的负增长,若外生流动性持续好转,将有望改变资金面过于依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状态。然而,9月央行外汇科目和10月新增外汇占款数据有些让人失望。其一,尽管9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超1300亿元,但当月央行外汇科目只增加约20亿元,表明央行并未在银行间市场大举购入外汇,从而投放的基础货币也十分有限。其二,10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量回落至216亿元,“外汇占款-贸易顺差-FDI”口径统计的“热钱”流出规模再度回升至2000亿元以上。有交易员表示,11月以来人民币即期汇价频频“涨停”,表明央行入市买美元的意愿仍不足,不宜高估外汇占款增长。

年末财政存款投放、到期央票回升也曾是市场看好流动性的重要理由。但目前看,虽然11、12两月到期央票均回升至1000亿之上,但与到期逆回购对冲后形成的被动净回笼已分别达4640亿元和1460亿元,仍需央行投放资金才能对冲到期回笼压力。财政存款方面,有市场人士称,由于财政放款一般集中在月下旬,从全月来看可能无法解决流动性不均的问题,另外,尽管每年12月财政存款投放规模十分可观,但由于年末因素的影响,其对资金面的实际支撑也会打折扣。

总的来看,在财政存款迎来大规模释放前,增量资金来源仍主要依赖央行公开市场投放。中信证券(600030)指出,当前央行倾向于维持逆回购利率不变,通过利率来调节逆回购规模,进而实现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这意味着货币市场利率不具备大幅下行的基础,且资金深度相对有限,容易在外力的冲击下出现波动。有交易员预计,未来面对银行揽储等季节性因素冲击,以及大盘股票、转债发行等事件性扰动,资金面仍可能出现短期的波动。

不过,上述情况并不意味着未来资金面会比9、10月下旬时更紧张。原因在于,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高峰已过,而外生流动性的改善仍值得等待,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认为,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有价无市的状况最终将由央行出手购汇来破局。具体到当下,虽然存在月末揽储的影响,但在央行前瞻性操作与财政存款确定性释放的“护航”下,预计其对资金面的冲击将被削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