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产能扩张超速明显 恶炒概念华而不实

来源:西安日报
2012-11-23 11:23:00

产能扩张超速明显 

按照《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白酒总产量将达到960万千升,但仅2011年一年,白酒产量就已“达标”,还超出60多万千升。

就是在业内普遍认为受到“三公消费”限制等政策性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全国白酒产量已达610.53万千升,同比增长19.63%,增速远超酿酒规划提出的年均1.5%的水平。

“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但很多酒厂动不动就要扩10万吨产能,这么多酒最后卖给谁?”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发出疑问。

“外行造酒”动力何来?近期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国内白酒上市企业的利润普遍出现50%以上的增幅。在制造业不景气、不少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这份骄人业绩引得大批资本“闻香而来”。

投中集团统计显示,从2008年到2011年,我国白酒企业获得的风险投资逐年增加,公开披露的融资规模超过40亿元。多数新进入者属于业外资本。部分资本追求短平快的收益,与白酒需要厚重历史底蕴和长时间酿造的行业特性形成反差。

恶炒概念华而不实

伴随着产能过剩,白酒市场上近几年价格恶炒、疯狂囤积、广告轰炸等乱象迭出,行业开始“持续高烧”。

白酒行业的强劲势头在今年央视广告招标会上也得到验证,众多酒企“一掷千金”,暴砸5亿多元冲击新标王,不少资金雄厚的大型酒企可谓是“烧钱买面子”。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行业形势浮华,加之大批资本进入后有业绩压力,部分白酒企业也变得浮躁起来,突出表现在层出不穷的概念炒作上。有些企业建立时间并不长,却推出了比自己年龄还长的“年份酒”。有些企业大肆推广“原浆酒”的概念,事实上采取食用酒精勾兑的方法,且用而不宣。

此前不久,围绕“国酒茅台”的争议甚嚣尘上。而国内白酒中,取名国窖、国台、国酱、国井等争傍“国”字号的屡见不鲜。

目前A股的前两大高价股均为白酒企业,贵州茅台、五粮液和洋河股份的总市值均超过千亿元,压倒长江电力、宝钢股份这样的大盘蓝筹。“美国占据市值榜前列的都是高科技企业,在我国白酒拥有这样的地位令人称奇。难道喝酒能够强国吗?”一位投资人士说。

当年的广告标王秦池兵败如山倒,就是由于快速扩张引发质量失控所致。在食品质量被高度关注的今天,一旦发生类似秦池的事件,负面冲击不言而喻。

价格虚高存隐忧

资本疯狂涌入、白酒产能盲目扩张、市场怪象丛生,动力无非是利益的诱惑,其直接表征便是价格虚高,呈现泡沫化。

今年前三季度,14家白酒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297.6亿元,同比增长88.65%。其中,茅台、五粮液两家的净利润超过了上海、深圳两大股市43家家电企业净利润的总和。“国内白酒业普遍利润很高,除了扩产,主要靠拉高售价。”一位证券分析师说。

酒价有多离谱?一般一斤白酒需要三斤粮食酿造,高档白酒需要五六斤,此外就是包装、税收等费用,“有些高档酒的成本也就百元左右,但市场上售价动辄上千元,消费者喝下去的就是附加值。”业内人士说。

新食品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谢骥指出,从我国现阶段的居民收入看,白酒市场最能被接受的价格在300元左右,而很多酒厂大力推广800元以上的高端酒,显然已经错位。

房产商星河湾将出产白酒“星河湾老原酒”;高科技企业联想集团4亿元报价全资收购孔府家酒;全球酒业巨头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

资本“闻香而来”,“外行”造酒一拥而上。看似火热的白酒市场背后,折射的却是国内白酒产能急剧扩张隐藏的危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