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升级应合作共赢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赵阳):作为中美最早建立的高级别经贸磋商机制之一,日前闭幕的中美商贸联委会已经是第二十三届。这次会议比以往更受到世界瞩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呈现出高频度、多领域发展的态势。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在经贸关系上存在巨大的认知差异,导致摩擦频发。美国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限制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和阻碍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等问题一直为中国所诟病;而美国则认为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对美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等。
近年来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中的不同境遇也是今年中美经贸摩擦高发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美国经济困境,导致两国在双边贸易上的竞争性增加,互补性下降;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也使得双边贸易总量和接触面不断扩大,这势必造成两国经贸摩擦的不断增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因为双边的竞争性在接近,互补性在逐渐下降,尤其是我们的产能提高,尤其是在制造业,他的经济相对低迷,我们的经济比较高,他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力量向中国倾斜,美国有一定压力,形成了这种竞争上升、博弈上升、合作意愿逐步下降的背景,所以中美经贸摩擦可能会长期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一直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领域。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引领了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经济蓝皮书称,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为7.7%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业态在不断调整中具备了与美国同台竞争的机会与能力,这也迫使美国在刺激本国经济和遏制中国发展两方面有所表示。
在国内,美国力图通过推行“再工业化”保持其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希望通过外包到海外的制造业生产环节的回流推动本国经济尽快摆脱危机。苹果、惠普等高新制造业企业将部分生产线由中国等地转移回美国国内,试图缓解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但从实际效果上看,美国的“再工业化”道路尚未取得预期效果,美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经济增速在2%以下,复苏缓慢,失业率仍保持在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