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制药又陷"环保门" 原料药低成本扩张难以为继

作者:方剑春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3-01-30 16:22:00
分享

近日,北京等地雾霾严重,环境污染正在打压人们的幸福指数。然而,就在环保达摩克利斯之剑已高悬在国人头顶之时,1月14日联邦制药成为当下的不和谐之音,再次身陷“环保门”。

在联邦制药“环保门”曝光发酵的一周中,医药行业各主管部门表现出了最大程度的忍耐,但是对于原料药建立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思考却逐渐成形。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官员17日表示,工信部已关注到联邦制药的环保问题,正酝酿与国家发改委协商共同起草有关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文件。初步考虑产业调控要堵住两头,一头是严格扩产、新上项目审查审批,下力气落实产业调整目录;另一头是严把出口关。

次次过关背后

事实上,联邦制药的环保问题就像是一部肥皂剧:2003年,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成立,此后污染问题频频被当地百姓举报,在不断被勒令停产和复产中挨到了2006年;2007年,联邦制药向内蒙古转移,落脚在巴彦淖尔市经济开发区后,环保问题一直不断,被媒体多次曝光。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家“问题”企业每一次都能全身而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大家对联邦制药的环保问题心知肚明,该企业由于排污具有隐秘性及表面环保设施建造较好,在每次曝光的检查中都能平安过关。

记者查阅巴彦淖尔市经济开发区报纸看到,联邦制药是该经济区的明星企业,并作为环保设施较好的典型被多次报道。联邦制药公开的信息显示,其内蒙古公司一期项目环保投资1.88亿元,占一期项目总投资比例为23.5%,该系统占地110亩,总池容量12万立方米,日处理1.28万立方米污水,相关的废气、废渣处理设施同步进行;二期项目相应的环保设施投资1.2亿元,占地80亩,设计污水处理总容量约10万立方米,日处理能力为1.2万立方米污水。一、二、三期环保项目建设中,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施工,全面落实了环评批复要求,并严格执行了“三同时”制度;目前为配合四期、五期工程投资4.3亿元建成内部污水处理工程,每年用于环境治理的投资超过了1亿元。经济开发区也配合联邦制药四期、五期工程配套建设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专门消化联邦制药生产中产生的污水……

据了解,抗生素中间体生产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可分为六大类:即高浓度的菌丝、菌浆等废菌渣,污水处理后的污泥,高浓度的苯乙酸废水,高浓度的生产过程废水,低浓度的生产过程废水和气味污染。

根据2008年环保部发布的《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医药发酵类COD的排放标准为120mg/L,但并没有限定为必须是企业排放出口标准。一位业内人士说,由于该标准较高,在实施中地方标准往往和国家标准并行,存在执行有高有低的现象。同时,在一些地区,企业废水经过处理后进入城市污水,只要出口达到了国家标准即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废水进入城市污水相当于稀释,检查的时候容易过关。

联邦制药的情况恰巧如此。有企业人士直言不讳地说,污水从联邦制药出来时COD大约为250mg/L~400mg/L,进入城市污水经过再次过滤与稀释,出口的数据会降低很多。环保部门如果仅仅盯在联邦制药的污水问题上不容易抓到把柄。

事实上,联邦制药污染的核心问题是气味和废渣、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去年10月31日,由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要基本摸清危险废物底数、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大幅提高、环境风险显著降低。医药生产的废渣、污泥等属于《国家危废目录》范畴。

中化帝斯曼公司市场部经理曾维表示,国内医药行业的危废处理刚刚起步,企业对气味、废渣、污泥等处理不够重视,技术水平还很低。事实上,废渣、污泥、气味对环境,特别是对土壤的破坏非常大,这种破坏超出了理论测算范畴。

在距离联邦制药内蒙古工厂260公里处是国内著名的八大淡水湖之一的乌梁素海。近年来,关于乌梁素海水面缩减、污染严重的信息比比皆是。然而,这并未引起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关注,区域经济与环保分段治理撇清了他们与乌梁素海的联系。2011年,巴彦淖尔市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比2008年翻了一番还多。联邦制药也逐渐得到了青霉素原料霸主的宝座。

盲目扩产恶果

联邦制药公开资料显示,其内蒙古工厂6年间共计上马青霉素原料5期工程:一期工程为年产5000吨6-APA项目;二期工程为年产3000吨6-APA扩建工程联产阿莫西林原料药和药物制剂项目;四期、五期工程于去年开工,预计年产1.2万吨6-APA中间体和1500吨注射用克拉维酸钾。5期总体投产后,6-APA中间体产量将达到2.4万吨,相当于全球总产量的60%。

记者手边有一份业内提供的环保测算数据:当前联邦制药的日污水处理能力约为12000Mt。按照联邦1~3期产量10000Mt6-APA测算,大约日均基准排水量在54000Mt左右,也就是说现在联邦的污水处理能力严格测算也是满足不了产能需求的。四期、五期上马后尽管有环保配套建设,其治污处理能力也捉襟见肘。

据悉,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原料药生产大户都逐渐转型。以中间体6-APA为例,主要生产企业有联邦制药、石药集团、华北制药、国药威奇达、中化帝斯曼、同联制药等。从近两年的经营来看,只有联邦制药不改低成本扩张的发展模式。去年,联邦制药迫于环保压力关闭其四川彭州的工厂后,全部产能转向内蒙古。其内蒙古工厂四、五期上马后,已形成全球最大产能。石药集团原来是联邦制药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内蒙古也建有工厂,但是迫于环保压力,石药集团在内蒙古一直没有扩充产能,去年全年均未把产能开足,而努力转身于创新研发,以经营自主知识产权制剂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华北制药全力发展制剂业务,自身消化原料,已形成产业链最完整的经营模式。中化帝斯曼公司的原料也以内部消化为主……

记者采访几家与联邦制药形成竞争关系的企业的高管时,他们均表示,联邦环保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产能太大,别的企业都迫于环保压力,在逐渐缩减产能,调整产品结构,只有联邦制药至今仍把发展原料、形成行业垄断作为主攻方向。同时,相关工业园区在利益驱动下对其进行保护,当地环保部门审查力度不够,最终导致污染事件频发。

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处长李宏表示,国家早就出台了产业调整目录,发酵类原料药一直属于限制发展的项目,但是有些地方对这个目录置若罔闻,执行得很差。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限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的产品。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已提出,以后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消解产能过剩。(来源:中国医药报)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