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苏黎世很小,面积不足百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0万;苏黎世很大,超过300家银行驻扎此地,每年从这里调动的资金,占全球资金总量的20%。
苏黎世很“令人不安”。1909年10月9日,爱因斯坦与家人一起搬家至此,郁郁不得志;苏黎世很不“专业”,虽然这里金融业发达,但是这个城市容纳了很多“不务正业”的人:诗人、舞蹈家、小丑艺术家、物理学家,甚至还有网球运动名将。
当我们试图用金融视角回望这座城市时,除了从地理位置、金融政策沿革、以及行业“只认钥匙不认人”的经营理念细究外,是不是应该多说几句题外话:为什么一个金融城可以让那么多其他行业的领导者驻足、流连、生根?为什么一个金钱味如此浓烈的地方会有那么多充满人文关怀的举动牵动世界?
城市篇
40万人口有300多家银行
全球20%资金从这里出发
苏黎世人口不足40万,却有300多家银行,平均1000人管理着一家银行。如果把300家银行的资产平均到苏黎世40万人的头上,恐怕每个苏黎世人管理的钱足可以拉上一卡车。因此,有人称苏黎世是欧洲的银行和世界的银行。
班霍夫街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班霍夫大街是苏黎世银行集中地,这里的银行24小时营业,只认钥匙不认人的匿名储藏箱、最短50年的租用期限、宽敞堂皇的客户接待室、钥匙加密码的领取方式,还有那个可以救命的贵宾专属通道等都是苏黎世这些银行重要的特点。这条1.4公里长的大道还囊括了格罗布斯和耶尔莫利两座耀眼的消费天堂,两旁的商店都陈列着华贵的商品,古董珍宝、名贵皮草、手表、珠宝首饰、令人迷醉的法国香水,这是追求世界名牌的圣地。据悉,每年从这里调动的资金,占全球资金总量的20%。班霍夫大街就在苏黎世火车站前,这条长约1.4公里的大道上集中了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200多家。
为什么全欧洲的钱和全世界的钱都存到苏黎世,因为苏黎世对客户有一项承诺:不管是因为战争和政治原因,苏黎世银行对客户存入的钱永远不会失去一分一厘,苏黎世人会用生命捍卫储户的利益,正是这种用生命捍卫储户利益的精神理念,使苏黎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金融之都。
苏黎世每个人都有金融家的思想,打理钱和料理钱仿佛是他们的天性,在苏黎士人的文化中,真正会赚钱的人是专做钱生钱的生意。所以苏黎世以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投资业为依托,做起了钱生钱的金融托拉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黎世凭借瑞士中立国的特殊地位、闻名遐迩的保密制度、瑞士法郎的稳定汇率以及没有任何限制的资本输出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金融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CCVI国际金融信息交易指数系统首席研究员崔新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街道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国家的另一张面孔或特别性格:华尔街呈现或侵染的是脐下三寸、伦敦似资本的乳房时而丰盈时而干瘪、苏黎世则是以服饰掩藏着金钱的真相,由此凸显华尔街的侵略性和资本的贪婪本性、狭窄的伦敦城则渗透着老牌资本主义的老道和狡诈、苏黎世因内生服务取胜显得严谨和死板,尽管不可避免地具有共同的投机本色,但相对而言,苏黎世金融则是绅士做派。
苏黎世首先是生活的,然后才是金融,或者说苏黎世金融是生活的金融,而不是金融生活。
市场篇
金融业贡献GDP的11%
黄金市场世界第二大
苏黎世金融市场和伦敦金融市场、纽约金融市场构成世界著名的三大国际金融市场。根据瑞士银行业协会(SBA)2010年的一份报告,金融行业贡献了瑞士11%的GDP,其中银行业贡献6.7%,保险业贡献4.3%。
苏黎世外汇市场中,参与者有瑞士国家银行(中央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包括现汇和期汇品种,主要交易货币为美元。
苏黎世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很大,其中现钞买卖业务的年成交量约有20亿瑞士法郎,是世界现钞买卖中心。瑞士还是世界外汇清算中心之一及重要的国际资本集结周转站,每日处理1240亿美元的转付和外汇业务。
位于苏黎世的瑞士证券交易所是一家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交易所。目前,瑞士证券交易所的国内市值在欧洲交易所中名列第五,上市公司共400家,其中116家是外国公司。除了股票交易之外,瑞士证券交易所还进行债券、ETF以及各类证券化衍生品的交易。在权证交易量方面,瑞士证券交易所在欧洲占据领先地位。苏黎世债券市场也是以外国债券交易为主,是外国债券在欧洲的主要发行地之一。
与此同时,苏黎世拥有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黄金市场,其黄金交易以现货和零售为主,主交易对象为金币,主要参与者是银行。苏黎世黄金总库建在瑞士两大银行非正式协商的基础上,不受政府管辖,其统一买卖报价是国际金市价格的主要参考指标。
苏黎世的保险业也十分发达,其中最大的保险公司是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它是世界第二大保险公司。
银行篇
经营理念是安全第一谋利第二
客户资产高达34亿瑞士法郎
瑞士银行业,尤其是私人银行信誉卓著,客户趋之若鹜。据估计,瑞士境内银行管理的客户资产高达34亿瑞士法郎,其中超过60%的资产来自国外。若干年前因为吸纳的存款太多,储户在银行存款不但没有利息,反而还得向银行交纳管理费,这在世界银行业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私人银行业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业务。苏黎世金融的主营业务是私人财富管理,而保密协议则是维护苏黎世金融的栅栏。与华尔街金融资本的高额成本区别,苏黎世金融的资金首先是安全,其次才是谋利。
如果你交给瑞士银行20万美元,其奉行的原则是不希望让你产生任何损失,而要在保存财富的同时略有增长;如果你去美国的银行,他们则会告诉你,我可以让你变得更富有。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资越激进,风险也就越高。
瑞士的私人银行业特别善于设计投资组合。瑞士是一个只有约700万人口的小国家,没有很多投资机会,因此瑞士的银行家不得不在全球各处寻找投资机会。相比之下,美国的银行家完全可以仅依赖于美国市场投资。这是瑞士银行家与其他国家很不同的一点。
私人银行的客户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在经商中已承担了很多风险,在瑞士银行的传统理念中,银行的作用不是制造更多风险,而是保存财富和创造回报。因此管理资产前,首先要控制风险,风险得以控制时,回报自然会产生。
崔新生认为,瑞士银行业之所以如此发达和庞大,这和瑞士政府的政策、银行业的管理以及金融业的教育研究有着密切关系。他指出,银行金融业的发展对政治的稳定性要求很高,瑞士因为恪守中立,避免了邻国的干预,处在欧洲各国纠纷之外。所以,瑞士永久中立政策是瑞士银行业发展的基石。其次,瑞士政府颁布的《银行保密法》,是西方银行史上第一部关于银行保密制度的法律。《银行保密法》使瑞士银行能够吸引世界各国的巨额资金,使瑞士法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屡屡稳如泰山。
“最后,瑞士银行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也是和它对金融理论的长期研究和重视分不开的。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负责监督银行的货币投放与支付,审查银行的年度账目。这一独特的机构在世界金融机构中是罕见的。”崔新生说。
挑战篇
瑞士银行保密制度面临新挑战
电影《谍影重重》中就这样描述在瑞士银行取钱的经历:“首先来到银行接待处,经过一番盘问,把自己的银行账户抄给接待员,然后由接待员拿给专职人员审核你的账户,并带你坐电梯到保险库。这时,一脸严肃的警卫指示你用先进的指纹识别设备验证身份,紧接着另外一个银行职员提着属于你的个人保险箱走出来,交给正在客户私人房间里等待的你,点头示意拉上帘子。”当然,这是电影里的描述,和现实中的瑞士银行有很多出入,但编剧只为了说明一件事,那就是瑞士银行“为储户保密”的原则举世闻名。
避税VS逃税
客户的秘密该不该保护
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历史悠久。二战前夕,德国纳粹为了调查犹太人或其他富商的财产情况,频繁对瑞士银行进行各种刺探活动。对此,1934年,瑞士议会通过了《银行保密法》。根据这一法律,银行应防止客户信息被第三方获知,无论第三方是私人还是官方,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以做到永不露面。瑞士银行因此赢得了世界各地客户的信赖,成为吸收离岸财富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了解,瑞士的银行目前管理着全球1/4至1/3的私人财富。
但这也为非法资金大开方便之门,尤其是富人们可以利用这一“保护伞”,把个人财富转移到瑞士,避开本国的征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经济问题专家刘明礼认为,这一极不透明的法规使瑞士这个避税天堂变成了庇护天堂。
刘明礼指出,按道理讲是不合理的,因为它的透明度不高,它保护个人用户信息,这样的话不管是合法的交易还是非法的交易,在瑞士都会发生。对于国际资金的流动尤其是非法资金的流动来说,它是一个庇护天堂,其实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因为过去它是中立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关系都不错,所以大家对它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样的话,瑞士的避税天堂长期存在。
惩罚VS妥协
交巨额罚单是为了继续生存?
如今,瑞士银行因保密制度缺乏透明度、涉嫌帮助客户逃税饱受外界诟病,被指为“避税天堂”,不少人利用这一法律钻空子,偷税漏税,甚至转移藏匿不法资产,瑞士银行业也不得不为此“买单”。
2013年1月3日,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承认帮助100多位美国富人逃避税收,同意为此缴纳5780万美元的补偿和罚金。同时,这家有271年历史的银行宣布将在经营超过两个半世纪后永久歇业。
延续了几十年、曾经是瑞士银行业最大卖点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如今为什么突然成了众矢之的?刘明礼认为,这还是金融危机惹的祸。
刘明礼指出,美国和欧洲这些国家因为经济形势不好,不想资金外流,所以不停地在给瑞士施加压力。金融危机以后它们都面临的现实难题是银行严重缺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境内机构的钱再向外流的话,可能会对本国实体还有就业的打击非常大。这是过去没有出现的情况,这次因为美国和欧洲经济形势不好,这样瑞士“避税天堂”的存在客观上会对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市场有一个负面影响。
面对欧美的重压,瑞士已经做出妥协,宣布将扩大与外国税务部门的银行信息交换。这一举措被欧洲媒体解读为瑞士固守了75年的银行保密制度开始失守。德国与瑞士已签署新税务协定,防止德国公民将资产转移到瑞士各银行并瞒报收入以避税。不过,刘明礼认为,瑞士目前的让步还很有限。
其实对于瑞士银行的金融保密制度,国际社会也是众说纷纭。就拿二战时期犹太人的财产来说,存在瑞士银行的犹太人财产确实躲过了纳粹的浩劫,但同时很多受害犹太人的财产也沉淀在了瑞士银行里面。因为保密制度对纳粹有效,对受害的犹太人家属也有效,没有相关凭证,谁也无法查询这些受害犹太人的账户。
这也就造成瑞士银行成为很多非法财产的避风港,无论这个钱的来源如何,只要到了这里就安全了。所以,电影里无论是毒贩还是恐怖分子,都要把钱存到瑞士银行的账户里。
【记者手记】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提出要建立国际、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28个。
一个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首先看它的核心功能营运如何。以证券、期货、跨境债券信贷等领域为主体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就是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强有力的政府行政权能的极权化,集聚了大量的可控性财富,作为积累或使用货币的机制和手段,迅速计划出资本市场。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中心?传统的计划思想思维主导下,首先想到的则是扎堆儿做房地产,然后给予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种种好处,使之在最快的时间内,聚集从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到金融机构拼凑起一个地理区域,由此即成为概念上的金融中心。因此,中国的金融中心,即不是华尔街,也不是伦敦城,更不是苏黎世,多是徒有其表而内核空虚。
崔新生指出,金融中心从产业投资理论而言,首先是金融产业集群及产业投资价值链,在这一区域内,通过产业价值链进行要素构成和布局;其次是金融数据交易集群,使之实现相互之间的价值转换和相互配置;然后即是金融资源的集散地,不仅仅是银行扎堆儿,而是金融资源孵化和交易。当然,由此培育和完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文明区域业态,如具有内生的价值体系,才是中国金融中心超越或有别于华尔街、伦敦城、苏黎世的出路和方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