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矛盾映射社会新生态

作者:沈虹冰沈洋罗鑫 来源:瞭望
2013-04-15 08:39:02

解决家庭矛盾的过程中,个人与家庭对权利的主张、法制的建设、决策的公开、议事的民主都有了新的诉求,必将影响未来十年中国整体的社会生态

来自江西赣州的郭先生走进电视演播室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和妻子林女士结婚15年,育有一子一女。2009年,郭先生像许多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一样开始创业,办起了木材加工厂。林女士曾倾尽积蓄支持丈夫的事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猜疑和矛盾越积越深,婚姻出现危机。在他事业受挫,急需周转资金时,林女士却拒绝在贷款书上签字。最终双方走上了江西电视台开办的《金牌调解》节目,接受专业人士的法律和心理援助。

“现在,我理解了妻子的想法和做法,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去等待妻子的信任与谅解。”接受调解后的郭先生表示,他已有足够的耐心去应对这场家庭危机。

在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同时,人们思想、观念、心态上的变革更加剧烈。本刊记者在跟踪调研《金牌调解》732期案例中发现,我国家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日渐增多。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个人与家庭对权利的主张、法制的建设、决策的公开、议事的民主都有了新诉求,也必将影响未来十年中国整体的社会生态。

冲突:法制观念和宗族观念

案例:赵建军是江西鄱阳县双港镇赵家湾村民。十年前,他白手起家,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倍受亲人、村民们的赞赏。但十年后的今天,赵建军却一无所有,甚至变成了一个亲人眼中的“坏人”。

赵建军和妻子、儿女来到《金牌调解》栏目,为调解员、观察员以及观众讲述了一个法与情的曲折故事。

十年前,赵建军曾作为证人帮助警方侦破同村人参与的团伙抢劫案。这个犯罪团伙中既有他的好友、邻居,也有他的堂哥堂弟。信念执著的赵建军想得很简单,“作证是为了救他们,为了把他们从悬崖边拉回来。”

可一年后,赵建军的证词材料却被一个出狱后的案件当事人泄露了,赵建军遭到村民殴打,左手也因此致残。他报案后却心灰意冷地发现,全村无人愿意为他作证。

赵建军逃离赵家湾到县城一家公司上班,深得老板器重,而赵家湾的村干部却找到老板说:“这个人是叛徒,不能用。”于是,他又失业了。十年来,赵建军的家人不能上班,孩子不能上学。

听了他的经历,司法干部廖喜玉说:“难道真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吗?用法律保护自己,一家人团结起来共渡难关才是正路。”

调解后,赵建军得到了家人的理解,破碎的家庭重新走到了一起。

观点:中国社会在传统上是个人情社会,法制社会建设,一定要顾及宗族观念、人情观念,这种矛盾与纷争,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至法制体系完善、舆论监督有力、法律观念深入人心。

对撞:社会观念和家庭观念

案例:蓝海华和李宗元是江西省铜鼓县的两位农村邻里,一个率性执拗,一个作风强势。2011年,他们为争夺半亩菜地和一方鱼塘的所有权大打出手、反目成仇。李宗元坚称蓝海华占用的半亩菜地是自己的祖上财产,蓝海华还占了自己的鱼塘;蓝海华认为自己新修的路面被李宗元损坏,应赔偿维修费……为了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人处于互不退让的胶着状态。

在现场,调解员和观察员厘清事实、互相说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被损坏的路面该不该索要维修费?观察员志愿者宗月英对蓝海华说:“你好事做到底,你修了路让别人用,如果谁用坏了,让他修回来就行了。”

菜地、鱼塘到底该归谁所有?调解员的判断标准是“按法规和程序”来解决问题。蓝海华出示了一张李宗元亲手写的卖地契约,契约上写明菜地归蓝海华所有。

而李宗元出示的鱼塘水面使用证所写的位置与蓝海华鱼塘位置并不相符。李宗元坦承了争夺鱼塘的原因,是因听信了风水之说,认为在这口鱼塘养鱼会影响家人身体健康。

“法理”通了,“情理”也得通。对此,调解员胡剑云说:“如果邻里关系处理不好,每天出门至少会见到一次,心里会火一下。池塘不养鱼,可以养甲鱼,谐音假鱼,假的鱼。”最后双方达成协议,菜地归蓝海华使用,蓝海华同意2012年1月1日起不再利用鱼塘养鱼。

一场可能导致极端事件的矛盾化解了,双方尽释前嫌,握手言和。

观点:当前人们的生产方式、商业往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院落为单位的农业经济逐次瓦解,流动、平等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标志。“百姓的小事,也是社会的大事。因为发展带来的个体利益冲突,这种矛盾不能积压,政府职能部门应该重视调解工作,无数个家庭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社会才能其乐融融。”人民调解员邓国红说。

兼容:责任观念和道德观念

案例:山西长治的一对夫妻,有儿女一双。但妻子自2011年以来,以探访外地的儿子、散心等为名,三度离家出走,最长一次离家半个月才回来。妻子来到节目组的诉求是和丈夫离婚,但丈夫坚决不同意。

在节目中,妻子讲述了丈夫一心奔事业,又时常酗酒,忽视了她的情感需求。后来她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位网友,放任一时激情,犯下错误。丈夫意识到妻子的反常,对她大打出手。

通过节目观察员的劝解,这段18年的婚姻得到挽救。夫妻双方达成协议:男方承诺今后不酗酒,不对女方动手,并且今后多抽时间陪伴女方,给予女方更多的关怀;女方承诺不再无故出走,回归家庭,今后把更多注意力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承诺今后都不再重提往事,用理解和包容共渡难关。

观点:虚拟的网络,连接了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也带来了新的家庭情感问题。“清官难断家务事”。如今,复杂胶着的家庭问题越来越需要社会的帮助和引导。倡导责任观念和道德观念回归,是舆论所需,也是社会正能量所系。

重建:利益观念和秩序观念

案例:江西鹰潭一个家庭父子三人走上了调解席。哥哥夏步高成熟稳重,经营着一家运输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弟弟却中年离异,惨淡度日。当生活无法维持之时,弟弟找到哥哥寻求帮助,却遭拒绝。面对一贫一富两个儿子,父亲说:“宁愿捐献社会,也不能把钱给小儿子。”

在调解过程中,弟弟认为哥哥继承了父亲的运输公司,而自己并未分得父亲的财产,颇感不公。

哥哥解释说,在自己2005年与他人合伙创办公司前,父亲的公司就早已注销。而弟弟因嗜赌,输光积蓄,婚姻破裂。2009年,他曾让生活困窘的弟弟到自己公司工作,平均每月给他1万多元的工资,但弟弟仍不满足。

父亲证实了大儿子的说法,说小儿子早年从父亲的公司里出走后,曾写下与父母断绝关系的字据贴在老家的门上,甚至连父亲生病、母亲去世,都没有回家看望。

在事实和法律专家的劝说下,弟弟哑口无言。也许是这场调解触动了他,经过一个多月的反思后,弟弟重新找了份工作,终于能够自食其力。

观点:社会转型期,家庭的利益分配还没有建立起与传统道德相和谐的明确、标准的秩序,一些成员不恪守准则,需索无度。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罗勇兵认为,如何增强管理和引导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基本道德规范,实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仍需社会进行更多探索与重建。□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沈虹冰沈洋罗鑫

“家长里短”折射社会百态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38家电视台开办了民间纠纷调解的电视栏目,这让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在公众场合直接面对自己的感情、家庭以及人际关系问题。

“这是一种对社会和发展的重新认知,也是经济发展之后社会秩序重建的适应过程。”担任江西电视台《金牌调解》节目调解员的胡剑云认为,发生在家庭、邻里中的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很可能会被放大,甚至导致极端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金牌调解》,是江西省司法厅与江西广播电视台合作创办的调解节目,邀请当事人进入演播室陈述矛盾纠纷,由司法、心理、教育专业人士担任的观察员、调解员现场点评和调解当事人矛盾。调解成功后,当事人现场签订调解协议。江西省司法厅还依托覆盖全省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对参加节目的当事人进行跟踪服务,以巩固调解成果。

江西广播电视台社教部主任徐一雳认为,从“家丑不可外扬”到调解类节目的出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江西省司法厅基层工作处处长黄敏说,大量调解案例表明,矛盾纠纷当事人不愿意接受“谁是谁非”的法律或道德的审判,而是期待一种公平、民主的议事方式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秩序。

“十多年前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人们多半会恶语相向;而今天,我们已学会让交警和保险公司‘按法规和程序’妥善解决问题”,江西电视台副台长李建国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大量农民进城,传统的家族聚居模式被打破”,胡剑云认为,家长、族长在调解家庭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日趋弱化,家庭矛盾需借助法律、心理和行政等外力来调解。

南昌大学心理学教授陈建华认为,参与、讨论和批评,有助于群体心态变得更为理性和成熟。记者了解到,《金牌调解》节目已经播出的732期中,含场外调解的矛盾,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近千起,矛盾调解成功率高达92.6%以上。

“人民调解员在节目现场调解当事人矛盾,以案释法,这为江西司法系统近14万名人民调解员提供了借鉴,并可依此创新调解社会矛盾的方法,提升人民调解的水平。”江西省司法厅厅长马承祖说。

他认为,司法部门应积极推广应用协商、民主的模式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疏导社会情绪的能力,推动社会管理方式改革。如,医患纠纷、劳资纠纷、征地拆迁权属纠纷等社会热点问题及信访难题都可借鉴这一调解方式来解决。□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沈虹冰沈洋罗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