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低幸福感”从何而来?

作者:邓海建 来源:扬子晚报
2013-05-20 08:34:28

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职场个人幸福感排名中,政府机关排名倒数第一,排名倒数第二的是民营企业(5月20日扬子晚报)。

这是一个看似矫情的结果。就在2012年11月,《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的调查,最终的结果是,公务员高居榜首。从最高到最低,巨大的落差从何而来?

首先,这次调查共对9072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其中2.7%为政府机关、非营利机构、科研人员,且所有受调查者中74.8%为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公务员的“幸福溢价”与自身所处阶梯层级有着很大的关系,其薪资晋级体系远非企事业单位能比。换言之,30岁以下的公务员也许与30岁以下的企业员工差距不大;但如果时光前进十年,40岁左右的公务员与40岁左右的企业员工,还能坐在一家咖啡馆喝茶聊天吗?

其次,尽管我们看到公务员自身的幸福感认同较低,但对“组织幸福感”认同很高。这是社会对其身份的尊重与推崇,有益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在熟人规则之下,某些时候会成为办事中的润滑剂与硬通货。那么,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公务员自身幸福感的低认同,更多是对工作不被理解与体恤的忧愤,而并不是生存语境上的“不幸福”。

再次,在行政构架中,公务员薪资福利、津贴补助、发展前景,乃至于工作压力,都会有类似于“论资排辈”的潜规则在作祟,于是,越是年轻的公务员压力越大、责任越多、琐事越杂,这也是“临时工”最容易背黑锅的根源。权责利体系失衡,最底层的公务员自然就容易“最不幸”。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轻公务员的抱怨,未必没有道理,也未必不是实情。

此外,我们还得看到,在精英化的公务员群体中,价值预期显然要高于普通工薪阶层,当最优秀的一拨人拼命往公职上挤的时候,他们对自身价值的估算,与社会对公职岗位的期待,显然不是一个概念。正视公务员的“低幸福感”,既在于建立官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更在于打破“辈份论”的行业格局,祛除公权魅影、还原服务本意。(邓海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