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已经做好充足准备,在这个月19号开幕的德国慕尼黑光伏展上大显身手再战欧洲,受欧盟初裁结果影响,估计今年光伏展又是阴霾一片。”国内一家中型光伏组件供应商负责人邹建明无奈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经历近9个月的煎熬之后,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的第一只靴子终于落地。对于中国光伏业界来说,超过100亿美元的对欧出口额,以及新兴市场仍难呈气候的现实,让欧洲依旧是中国光伏企业难舍之地。
6月5日,中国商务部及多个行业协会均严正声明表示反对。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表示:“中方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希望欧方与中方尽早开始价格承诺谈判,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大局。”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仍在静候今年年底欧盟对华双反终裁“第二只靴子”落地的中国光伏企业,对最终可能达成的和解仍抱一丝希望。
欧洲市场牵动神经
6月4日欧盟委员会作出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惩罚性关税的初裁,邹建明表示,这个结果大家此前已预计到,并且做了一些应对准备。
自去年9月欧盟启动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以来,国内一线光伏企业纷纷开始调整策略,在全球各地分散市场,以减少对欧洲市场的过度依赖。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两年前,欧洲市场约占全球新增光伏系统装机量的70%以上。但到2012年,这一占比降至55%左右。
尽管如此,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欧洲市场依然牵动着中国光伏企业的神经。据权威统计,2012年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额尽管相较于2011年的200亿美元大幅下降近一半,但仍高达111.9亿美元,占2012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233亿美元的将近一半。
邹建明坦承,欧洲市场对中国光伏企业的重要性依然很突出,“双反”征收惩罚性关税,会让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竞争优势尽失。如果最终只得无奈退出,这将是大家都无法承受的结果。
新兴市场暂难支撑
研究机构Solarzoom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由于中国以及其它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光伏市场需求出现明显回升,中国主要组件企业出口市场逐渐分散,市场多元化以减小欧盟“双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对东盟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光伏产品出口增长分别为22.1%和10.9%,其中对日本出口16.8亿美元,同比增长63.4%,对韩国和越南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6.8%和102.4%。研究机构NPD Solarbuzz预计,相比于其他新兴市场,2013年亚太和中东地区光伏市场需求有望增长至13.5GW,比2012年增长50%。
尽管如此,有业内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从欧洲市场退出,短期内仍难靠新兴市场来支撑。数据显示,2012年欧洲光伏并网装机量达到17.2GW,占全球32GW装机总量的超过一半。新兴市场尽管新增装机份额不断攀高,但累计装机短期内仍无法填补由于欧洲市场丧失而造成的空白。
中国光伏市场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形成替代效应的市场,2013年业内普遍预计其新增市场空间在8-10GW。但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光伏市场启动至少在今年内恐难达预期。
目前,决定中国光伏市场能否大规模启动的关键命门是电价补贴政策。据记者最新了解的情况,受多因素影响,最终出台的电价补贴力度可能仍低于市场预期。
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补贴低于预期,终端市场将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到目前已缓慢开启的光伏制造业去产能化进程。由于今年一季度市场需求回暖使得企业开工率快速拉高。尽管发货量有所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库存量也可能在二季度达到高位,这将给不少企业加重长期去库存化压力。
周建明表示,行业产能过剩的阴影至今仍未消散,能否快速去产能化将直接决定着行业何时真正回暖。“仅凭借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小马拉大车’式的慢慢消化,包括众多龙头企业在内的光伏大军谁都耗不起。欧洲市场不能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