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住房信息联网工作未按期完成

作者:申亚欣 来源:人民网
2013-07-02 12:07:56

原标题:专家:住房信息联网“难产” 产权复杂是重要原因

人民网北京7月2日电 (记者 申亚欣)“6月底”是住房信息联网扩展到500个城市的最后期限。然而,今日大限已过,记者致电住建部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相关信息发布。

有媒体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扩围工作进展缓慢、陷入停滞。500城市住房信息联网究竟为何如此“难产”?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房信息联网涉及到多方面的信息,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保障,也应考虑到各方面的客观情况。

“信息公开有助于房产行业良性发展”

今年6月,媒体报道称,住建部已经与40个首批实现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城市签订了“数据采集和使用安全协议”。根据这项安全协议,联网采集的数据仅用于宏观分析,个人住房信息的查询权仍保留在地方政府。

在牛凤瑞看来,信息应该对老百姓开放,“现在总有些雷人的虚假信息,就是因为缺少正确、权威信息的披露,虚假的信息会产生错误的预期。只有公众、房地产商都能查询这些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促进市场调节。”

牛凤瑞认为,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建设也会对整个房地产行业产生健康的促进作用。

随着近期“房叔”、“房婶”的陆续曝光,少数人占有大量房产的事实被揭开了冰山一角。人们对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期许也更多了一份。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政府公务员财产越来越公开透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阻止住房信息登记只能是阻止一步是一步,最后是一个打压的过程。”

“板子只打住建部一家,并不公平”

但牛凤瑞也指出,500城市住房信息联网“难产”之责不全在住建部。除去地方政府配合积极性不高等原因,住房信息涉及千家万户,情况复杂。“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的建立基础,应当是信息的真实、全面,如果信息不真实、全面,将会产生对决策产生的误导”,牛凤瑞认为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应该考虑到我国住房产权的多样化,商品房在个人信息的登记上是较为明确的,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居民的住房结构还存在商品房以外的其他形式,如国有房、保障房等,在归属上较难明确,梳理起来较为困难。

其二,个人住房信息联网这一庞大工程的建设,需要一支建设队伍保障,并且人员的素质应当能够满足工作的要求。目前,基层一些工作人员的素质难以保障。

第三,关于老百姓的认同、配合问题,如果没有前期宣传,没有强制手段,工作人员在住房信息的摸底、采集上,将会大大降低效率。

第四,住房信息客观上是不断变化的,全国每天都有新住房在增加,每天都有旧楼房被拆除,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保证实时更新也有一定难度。

“因此,将板子都打到住建部一家身上,也是不公平的。” 牛凤瑞表示。

住房信息联网建设进程回顾:

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

2010年6月,住建部召开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现场会,明确将以城市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以房屋登记数据为基础,建立部、省、市三级住房信息系统网络和基础数据库。

201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接受专访时表示,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建立。

2012年1月,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要求,密切关注房价走势,及时研究分析原因;继续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保证在2012年6月末前实现40个主要城市的联网。

2012年12月,住建部表示,将与之联网的城市在2013年6月扩大到500个。

2013年3月,住建部负责人回应,目前40个重点城市住房信息基本上已经联网。

2013年6月, 50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期限已至,住建部并未公布工作进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