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论及中国智能手机应用(下称“app”或“应用”)的市场生态时,大多集中在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游戏app和本土app(如微信)上。
人们很少听说非游戏app在中国是否有潜在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国外开发者开发的app。那些想进入中国市场的app开发者几乎没有渠道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判断其进入中国市场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
这是我们与LinkedIn这样的合作伙伴经常遇到的日常话题,他们拟将自己的app大规模打入高度活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以下基本观点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的移动应用市场:
5亿智能机市场仍待增长
预计今年年底中国的智能机保有量将达5亿台,尽管硅谷早已注意到这一增长,但重要的是这些智能机中的大部分还属于相对低端的安卓机。过去的18个月里中国功能机市场出现了大幅下滑,90%以上的功能机用户正将他们的手机升级为入门级的安卓智能机。由于与欧美用户的智能机相比,中国大部分智能机功能仍相对落后,app开发者应该重新优化其app以使这些应用能在中国的手机上运行良好。
数百家应用商店中只有20家占主流
中国有几百家安卓应用商店,很多专注于特定类型的app或特殊用户,甚至有些商店专卖盗版或破解版。但这些商店中占据主流的也就20家左右。最大的独立应用商店包括应用汇、安智、机锋、安卓网、历趣、豌豆荚、优亿和91助手。而百度、腾讯、奇虎和网易这些大型互联网门户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
中国的主流手机硬件制造商小米、华为、联想和魅族都在其设备上预装了自己的应用商店,这并不足为奇,且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都分别有自己的应用商店。
这是否意味着西方的app开发者要到所有这些商店去发布自己的产品?这让我想到了下面的问题:
多家商店意味着繁杂的审批和定价流程
若想在中国发布app,最好集中在前20家商店选择。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资源去管理质量评估、认证流程以及各家迥异的收入分成体系。每家商店除了有自己的准则、流程还有各自的与税务和银行相关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多数西方开发者倾向于与在当地有代表的第三方公司合作,把产品集中在中国最大的应用商店发布。比如我们在帮合作伙伴(如LinkedIn)向这个潜在的最大市场推出其app时,我们通常会建议选择目前的前五家应用商店。
我强调是“目前的前五家”,因为中国市场发展速度极快,今天的市场领跑者稍不留神瞬间就可能被其他人赶超甩在后面。因此,我们建议开发者不仅要跟踪自己产品的表现,也要随时关注发布自家产品的渠道在市场上的江湖地位。
游戏以外的应用商店生存模式
尽管游戏仍然是目前为止最能赚钱的一个应用类型,一批其他类别的应用也已开始涌现。比如教育类和基础工具类应用,尤其是那些可以分享音频、视频和图像的应用下载量相当可观。另外前面已提及的跨平台即时通讯应用微信以及其他类似的聊天/通讯应用在中国都极受欢迎。不过腾讯微信的成功也引出了下面的问题:
主要巨头操控下的中国应用市场——夹缝中仍有商机
中国目前应用市场由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等几家互联网巨头推动,这些巨头们不断推出或购买新的服务来支持他们。(最近百度便以接近2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91助手。)因此那些产品与这几家中国巨头直接竞争的开发者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考虑清楚你是否具备足够的资源、能力和意志与这些巨头抗衡。同时,这些巨头们倾向于操控那些已经占据稳定用户群的应用类型,而忽略那些成功尚待验证的应用。(我们相信那些与运动相关的应用前景应该不错,这类应用尚未流行但很可能吸引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
无论你的新应用属于哪个细分领域,我们都强烈建议该应用可以与新浪微博和中国的其他社交网络深度融合,以增加快速吸引用户的机会。
隐私之外的痛点:墙外的云服务
众所周知,中国对IP实行严格管制(好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考虑到这一问题),app开发者其实还面临其他不为公众熟知的一些痛点:例如,若其云端服务器位于中国境外,由于中国防火墙的存在,依赖这些云端服务器的app连网会非常不稳定,即使能连上网速也很慢。(对很多开发者而言,最好的办法是选用在中国境内有服务器的云服务商。)
抛开痛点,大胆发布
尽管如此,在这些痛点之外,还是有好消息:一些应用在中国已开始真正赚钱。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内容优秀的高质量app付费,而且我们的一些开发者客户发现,他们的一些应用在刚进入该市场之初就开始赚钱了。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抛开那些痛点,赶紧到中国市场发布产品。痛点也许不可避免,但巨大的商机更不容错过。
(来源:中国日报网 信莲 编辑:王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