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迎12年来最大人事调整

来源:理财周报
2014-04-14 14:09:26

证监会迎12年来最大人事调整
 
证监会迎来了12年来最大一次机构人事调整。

证监会12年以来最大一次机构人事调整终于落下帷幕。

2014年4月9日下午,证监会各部门合并后及新设部门的人事安排名单开始陆续流出。记者第一时间从证券公司内部人士手中获得一手消息。

此名单并非在机构人士预料之中。“机构部和基金部合并后,有几个生面孔,原机构部的副主任、处长留下的不多。”一位对原机构部熟悉的券商内部人士表示。

证监会人事改革后,投行最关心的是IPO何时重启。此前业内人士预计重启时间窗口在4月。如今4月已近过半,尚未有项目提前公示发审委名单。

4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博鳌亚洲论坛对媒体表示,IPO注册制改革草案年底出台。

监管层重视发行环节监管

4月8日,在富凯大厦南塔4楼的会议室里,发行部和创业板部的最终合并方案终于浮出水面,这份涉及9个处室,66人编制(其中局级干部6人,处级干部21人)的方案,已经让市场等了超半年之久。从去年十一前后,证监会机构人事调整的消息就已在机构之间持续发酵。

新发行部人事安排为主任刘春旭,副主任王宗成,陆文山、常军胜、曾长虹、胡宝海。审一处处长段涛(主、中小法律);审二处处长蒋彦(主、中小财务);审三处处长刘书凡(创法律);审四处处长杨效红(创财务);审五处处长吴国舫(再法律);审六处处长李志玲(再财务);审七处处长田斌(发行);发审委处处长郑健;综合处处长张望军。

“新发行部除了将原两个部门的综合处和发审委合并外,新增发行监管处(7处)负责发行阶段询价、定价、配售的监管。可见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的首批新股在发行环节存在大量问题引起了监管层的极大重视。”华北一家券商高管向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改革前,发行工作分别放在两个部门的综合处,此次改革后则单独剥离出来成立一个处室,田斌任处长,此前田斌任创业板综合处处长。而改革后的综合处只负责日常事务,由张望军任处长。

张望军出现在名单当中让机构人士一度怀疑名单的可信度。去年8月26日,原发行部综合处处长张望军跟随前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赴山东任潍坊市副市长。若回证监会,赴山东挂职不足一年,其挂职期间,韩卓任发行部综合处处长。

但此次调整,物理整合痕迹较明显。

对于去年就流传的机构整合方案,三名保代曾向记者一致表示“必须合并”。创业板部与主管主板市场的发行部虽然执行的基本监管原则一致,但在具体工作中掌握的尺度和政策口径差异较大。当初将创业板部和发行部分开,实行两个标准,就让机构觉得难以适从,而有经验的投行人员却可以利用这种差别。

但此次调整后,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仍分开审核,不过发审委进行整合。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3月左右,发审委队伍肃清了一批人。“之前中央巡视组也进驻证监会进行整理。”其表示。

基金机构部合并 人事大换血

而这两天,富凯大厦的8层(原基金部)和17层(原机构部)也不会平静。

两部门合并后,新名称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主任王林,巡视员谢世坤,副主任梁永生、徐浩、李格平,副巡视员祁春波,设10个处,综合处付唯龙,负责综合行政,一处吴孝勇,负责机构设立业务牌照高管等许可,二处林晓征,负责公募产品注册及资管产品备案,三处蒋颛顼,负责法规和业务综合协调,四处童卫华,证券公司及证券业务日常监管,五处李莹,基金公司、子公司及基金业务日常监管,六处程莘,期货公司及期货业务日常监管,七处赵慧文,保荐机构及投资监控监管,八处张冀华,投资咨询机构及业务监管,九处段晋霞,对外开放政策(QF)。

“看到名单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原基金部当家,原机构部留下的人并不多。”前述熟悉原机构的券商内部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表示,在该份名单中,主任王林是原基金部主任,除吴孝勇、张冀华、童卫华是原机构部、梁永生亦有机构部背景外,其余鲜有原机构部背景。原机构部巡视员欧阳昌琼、王欧均不在新机构部名单中。调整后王欧任创新业务部副主任。

坊间传闻,今年创新大会召开日期是5月16日。新的人事安排后,创新大会如何定调也成为券商高管关心的问题。

另外,华东一家中型券商高管表示,基金机构部合并后引发连锁问题,基金业协会和证券业协会关系将如何处理?“另外,此前原机构部一直没有正处长,职能也是被削弱的,好多产品的审核都放在证券业协会,不知道调整后协会的角色会否有所变化。”其表示。

一位基金业协会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协会并无变化,仍正常工作。

发审会重启魔咒

就在证监会人事安排完成名单完全曝光的当天(4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博鳌亚洲论坛对媒体表示,IPO注册制改革草案年底出台。

4月8日,一位资本市场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发审会重启的时间窗口应该是4月底。

但一位专门研究新股政策的人士则对媒体表示,新股4月重启的预期将落空。“新股的配套文件征求意见到4月14日才结束,而网下投资者备案需要十个工作日,IPO重启最快也要等到5月份。”

投行认为今年收材料的窗口都未必打开。“一是要消化存量企业,二是要推注册制,新股发行新规不断调整完善,新报材料的企业需按新规要求准备,三是高层希望将新三板、北京所打造起来。”

IPO持续17周零申报,很多在会企业也未能熬到最后。截至4月4日,已有28家企业终止审查,当周即有7家企业终止审查,已通过发审会的企业数量减少至26家,排队企业总数也减至675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