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6-06 18:01:58

延伸阅读:英媒:人民币结算在美国本土激增

中国日报网6月6日报道,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今年跌了3.2%,但使用人民币来与中国进行贸易结算的需求依然强劲,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近期加快了国际化的进程。

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核心就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6月3日在“国家使命:上海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上海自贸区日益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突破口。

在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看来,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坚持围绕国务院部署的三大任务: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业的升级和扩大开放;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其中,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核心就是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简大年此前介绍说,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是为了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流通的规模;利率市场化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的定价机制;外汇管理改革是为了提高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便利程度;央行最新推出的自由贸易账户,则是在一个新的账户体系下,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综合环境。

美俄均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美国和俄罗斯虽然摩擦不断,但在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却是一致的。

《华尔街日报》援引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的数据称,在截至4月的一年里,美国的人民币支付价值增加了逾三倍,成为了全球第三大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国家(中国和香港地区除外)。新加坡位居第一,英国第二。

自2009年以来,中国就开始放开对人民币海外使用的限制,并鼓励出口商和进口商使用人民币交易,而不是美元。中国官方和一系列全球央行签署了协议,允许人民币和他国货币之间的直接交换。

《华尔街日报》5月31日援引国际文传电讯社的报道称,俄罗斯第二大国有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首席执行官科斯京30日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该行计划扩大非美元货币计价的交易。科斯京表示,在谈到俄罗斯外贸银行正寻找美元的替代货币时,他主要指的是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纳入官方公开文件

当前,学界、业界和政界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探讨层出不穷,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熊园表示:“2014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在批准‘沪港股市交易互联开展互联互通机制的试点’发布的公告中罕见地使用了‘人民币国际化’一词,这是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文件中首次正式对外直接使用‘人民币国际化’字眼,虽证监会并非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决策机构,但仍很大程度彰显了中国力推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

人民币现在是全球支付第七大货币,在今年4月占全球总支付的1.43%。SWIFT的亚太区负责人Michael Moon认为:“尽管美元还是占主导地位,但数据显示美国对人民币的使用越来越多,以支持企业界触及更多的中国供应商。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