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6日发表题为《中国出口影响下降》的文章称,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发誓要摆脱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毕竟,谁会希望依赖美国和欧洲消费者的一时兴起?
然而,谈及达到201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时,出口是如今中国唯一的希望,特别是考虑到日益不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幸运的是,将于近日发布的贸易数据应该会显示,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继续加速,中国的出口增速有所回升:经济学家预计出口增速高于5月7%的年增长率。
报道称,即使在过去几年出口的风头被基础设施开支和房地产投资所掩盖时,中国的出口机器仍相当重要。尽管工人工资增长迅猛,但向海外出口商品的工厂主已经找到了生存方式。
据报道,虽然鞋和玩具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但中国仍是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生产中心,而且日益成为汽车和航空产品的生产地。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有所提升:在美国从全球进口的商品中,近20%来自中国,高于2008年的16%。
然而,中国许多出口产品的问题在于,它们往往利润较低,制造商拼死竞争。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的鸿海精密(即富士康公司)可能在中国生产了数百万部iPhone手机,但其净利润只有2.7%,大部分利润落入苹果公司囊中。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应该有助于增强出口产品的优势,但北京推动工资上涨会继续给利润带来压力。
报道认为,对整体经济而言,出口增长不会像以前那样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远远大于过去。2006年,中国出口额现当于全部经济活动的36%。2013年,这一比例为24%。
报道称,如果说出口是中国的药膏,那么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恶化就是伤口,可能迫使北京采取比目前较克制的措施更有力的刺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