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改头换面主打技术牌

作者:罗兰 来源:人民日报
2014-07-23 10:48:22

“中国制造”改头换面主打技术牌
 
7月10日,在南非东开普省曼德拉湾市,工人在中国一汽南非工厂生产线上工作。张川石摄
 

“中国制造”改头换面主打技术牌

不久前一列最新款的EMU电动车组从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简称长客股份)起运,远涉重洋赶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孟海鹰摄

曾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廉价的“中国制造”,如今正改头换面,以“技术集成”新形象亮相世界。今年以来,中国高层领导出访各国时都极力宣传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中国制造”。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份访欧期间,力推中国核电、高铁、高技术等项目“走出去”。李克强总理6月份的欧洲之行不仅像以前一样继续推广中国的高铁和核电,还助推双方在港口合作上取得突破。

从劳动密集到技术集成

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上耳熟能详的“中国制造”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鞋袜、衣帽、玩具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近年来,中国经济逐渐发展壮大,高技术含量的“中国制造”随之异军突起。

专家指出,我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可能长期维持,只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劳动力优势转变为劳动力+技术优势,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才能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产品的技术水平虽然整体上落后于欧美,但局部上却不落后,甚至处于领先地位。比如家电、高铁和光伏产业等,光伏产业掌握的知识产权是世界上最多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制造”的技术集成优势表现在有规模经济,有长期的技术积累,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集聚优势。虽然技术比不上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比不上东南亚国家,但中国具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加后的总体优势。

对于中国高铁的优势,世界银行的报告称,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大约为其他国家的2/3,而票价仅为其他国家的1/4到1/5。业内人士介绍,中国高铁技术水平已经相当好,管理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国际上对中国高铁也有需求。

“中国制造”市场需求大

越来越多的技术集成型“中国制造”在市场上很有吸引力,受到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欢迎。有关报告分析,经过多年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国制造的能力和生产质量已具有很大优势,在一些高度精密的零部件制造方面已达到很高水平。汽车、船舶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力量就是明证。

据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去年访华在会晤李克强和上海演讲时两次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在英国的高铁项目投资”,并期待乘坐中国高铁。

今年3月,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与法国电力公司总裁普格里奥在巴黎签署了关于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工业合作协议和关于核能领域研发、设计、采购及运维合作协议。此举开启了中法核电合作新模式,是首次在第三国共同开发核电项目。

非洲和拉美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资金和产品有更强烈的需求。白明说,非洲经济发展比较稳,拉美国家经济前一段滑坡后,现在也基本稳定,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落后,需要中国的技术、资金和设备。据悉,中国北车已经组建了南非公司,并计划在南非德班建设生产基地,为拓展南非铁路装备市场和经营提供条件。

装备技术出海促进双赢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更多地借助参与国际分工获得自己的发展机会,如今,中国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都今非昔比,装备和技术出海对中国和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一件互利互惠双赢的好事。白明指出,中国的装备和技术出口他国,有助当地经济的发展。以欧美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在金融危机后出现断点,这使中国有机会获得相对公平的起跑点。现在,中国也在为世界各国创造机会。

据了解,非洲、拉美等地对中国轻工产品和机电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设备和技术普遍适应它们的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中国投资更适合当地情况。

而中国将装备、技术、投资输出去同时,也有利于国内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由于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在全球具有一定技术、装备、规模优势,可以积极推动优势企业进行海外转移。从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产业实际情况看,传统过剩行业中的纺织、鞋帽、汽车和机械行业以及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业,都具有较强的海外转移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