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财经   >  观察家

张茉楠:从贸易总额看中国竞争力

金融界 2014-08-18 10:19:40

到底该如何衡量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是正确认识中国竞争力的关键。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这是中国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的关口,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然而,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我国全球价值链中获取的实际利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中国低成本优势的渐渐流失,中国制造业必须建立成本领先之外的竞争力,向生产率要效益,向价值链的上游攀升,才能从贸易大国真正走向贸易强国。

本质而言,一国的出口产品中,不仅包括国内增加值,也包括国外增加值。国内增加值指一国的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本国增加值,由本国生产出口至其他国家或者被折返回本国。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3)报告显示,全球出口中约有28%是进口国仅仅为了将其作为生产某种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中间产品而进口,在2010年19万亿美元的全球出口中,约有5万亿美元重复核算,而以加工贸易和中间品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这种重复计算和虚增的成分更大。

近十多年来,国际分工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然而,传统的依据原产地原则进行的传统总量贸易统计存在重大弊端:第一,由于大量中间品贸易的存在,统计跨境总量贸易而非净增加值会产生大量重复计算;第二,由于没有反映出产品在生产环节上的流动,所以双边贸易统计中包含了他国中间投入品价值。如在“三角贸易”模式中,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中就包含了大量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进口的中间投入品。

加入WTO的十多年来,中间品货物贸易量的年均增速明显高于消费品和资本品。中国的中间品贸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本国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禀赋, 生产层次较低的中间投入品再输往国外;二是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 利用本国的劳动力禀赋对其进行加工和组装,生产成最终产品或中间品后出口到国外(即加工贸易)。

目前,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四成左右。中国在工业制成品加工组装环节仍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欧盟等是最主要的终端消费市场。由于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转移至中国,原来对美、欧的顺差也转移至中国。这种转移可以通过复进口来体现,即“货物出口后再进口至该国”。

由于中国香港的物流和基础设施能力先进,产品经过中国香港运输成本低廉且节省时间。出口加工区出口产品可以享受出口退税,中间货物进口用于加工,加工后也可以享受优惠税收出口。中国是迄今世界上主要的复进口国,自2000年来已经增长超过12倍,复进口正成为中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失衡的成分被严重夸大。

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在出口部门中,含国外增加值比重较高的部门集中在制造业,其产品出口中国外增加值的平均比重为26.3%,即主要制造业部门的出口超过1/4的增加值非中国本国创造。如果以贸易增加值统计方法计算的中美贸易顺差将缩水36%左右,中欧贸易顺差、中印等双边贸易顺差也将大幅下降,中日贸易逆差则进一步扩大,因此,中国贸易总额中的“水分”不可低估。

利比里亚医护人员全副武装处理患者尸体 巴以临时停火后民众生活对比强烈
利比里亚医护人员全副武装处理患者尸体 巴以临时停火后民众生活对比强烈
奥黛丽·赫本大量罕见照曝光 生活中纯美如女神 斯嘉丽超低胸爆乳登杂志 小黑裙大秀美胸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新闻热搜榜

      人民币国际化

      详细>>

      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