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转变

来源:环球网
2014-09-04 14:44:45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随着劳动力等成本大幅上涨,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正接近美国。虽然中国仍将是一个制造业大都会和重要市场,但“中国制造”标签无处不在的日子已成过去。

专家表示,“中国制造”在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面临不少挑战,但仍具综合竞争优势,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未来将更多转向依靠人才红利和科技创新。

外媒:“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日子已成过去

近期,外媒频频唱衰中国制造。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称,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自1990年以来已经从13%降至7.5%左右。高达两位数的工资涨幅冲淡了它曾经遥遥领先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房地产和公用事业费用也出现上涨,外国公司的营收税率攀升了三分之二。

报道称,中国仍将是一个制造业大都会和重要市场,但“中国制造”标签无处不在的日子已成过去。而马来西亚等10个东南亚国家的生产活动继续蓬勃发展,给那些把目光投入中国以外的跨国公司带来赢利机会。

此外,波士顿咨询集团稍早前发布的报告也声称,由于工资大幅上涨和能源成本上升造成竞争力下降,向来被称之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赛跑中开始落后。

根据该集团编制的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以美国为100,中国今年数值为96。换句话说,现在在美国生产相比在中国生产成本仅高出4%。过去中国的读数仅略高于80,如今中国与美国的成本差异已大幅收窄,中国相对于美国的制造业价格优势逐渐消失。

报告指出,由于温和的工资增长和能源价格下降,美国和墨西哥成为更受青睐的制造业产地。未来数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美国企业选择在本土附近生产产品。

“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转变 需直面挑战

面对外媒的唱衰,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出口产品传统优势有所弱化,但仍然具备综合竞争优势,比如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完善,并且已经培育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

事实上,“中国制造”一度以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为标签。但如今“中国制造”正逐渐向 “中国创造”转变,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端产品正在扭转“中国制造”廉价和“大而不强”的印象。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制造业在通讯、家电、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设备等领域形成了局部优势,这正是中国制造业靠转型升级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的制高点。

白明提醒,中国制造虽然进步明显,但仍需直面成本提升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劳动者也需要分享发展成果,近年来各地用工成本上升也说明这一趋势,许多地方在不断上调最低工资水平。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有24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2012年有25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2%;2013年全国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今年以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已有17个。

白明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在相对劳动力成本上与美国并没有明显优势,而与南亚、东南亚比较,在绝对劳动力成本上又受到越南、印度、柬埔寨、孟加拉国等国家的挑战,一些跨国公司的工厂已经开始这些地区转移。

要更多依靠人才红利 实现技术和人才“双高”配置

该如何应对上述挑战?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对记者表示,“中国制造”在单纯的人工成本上已经没有优势,虽然技术上领先于新兴市场,但仍落后于德国这样的制造强国,要持续保持竞争力,还得靠科技创新,改革创新体制,最大程度释放人才红利。

白明也指出,要应对当前生产成本优势缩小的趋势,中国制造业必须要加速转型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劳动力等成本提升导致价格竞争力优势不如以前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技术在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权重。

白明认为,虽然中国制造业的技术竞争优势与美国还有差距,但只要能够有所缩小,就有可能在价格竞争力与非价格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的过程中,形成更高的“总账竞争优势”。也就是说,论价格,中国制造业或许比不上东南亚,论技术,或许比不上美国,但要论“算总账”,中国还有机会获取更多竞争优势。

白明指出,中国制造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高铁等占据优势的“第一梯队”,但只有高铁还不够,还要有更多的制造业领域进入到“第二梯队”的行列中,在此基础上,努力发掘 “第三梯队”、“第四梯队”的雏形。

“要继续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力度,不断强化二次创新”,白明指出,在提高现有装备水平技术含量的同时,更要提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尤其是要提高对劳动者技术素质的重视程度,使劳动力的技术含量加速提升。

“实现高端技术与高素质劳动力的‘双高’配置,就会产生更多的人才红利,而依靠这些红利最终可以克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红利衰减的负面影响。”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