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中国日报网10月27日电(远达)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3日在北京闭幕,外界普遍关注中共如何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司法独立性。有外媒援引学者的话分析说,“科学立法”等十六字方针是依法治国施政理念的2.0版,涵盖了进一步加强司法独立的逻辑思路。
美联社10月23日发表DIDI TANG题为《中国执政党计划推进司法改革》的报道称,共产党23日宣布了旨在加强司法独立性并限制对法院政治干预的举措。很多人表示,最新一轮司法改革所制定的具体举措具有积极意义。
《联合早报》10月24日发表赵琬仪题为《学者解读科学立法十六字方针 中共提出司法独立新思路》的文章称,针对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受访的学者分析,其中提及“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目标,可视为现任中共领导层按照依法治国施政理念提出的2.0版,涵盖了执政党进一步加强司法独立的逻辑思路。
据新华社23日报道,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这是中共中央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设定为主题,外界关注中共如何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司法的独立性。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受访时指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是“依法治国”的1.0版。23日发布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科学立法”等十六字方针已是升级版的2.0版。
他进一步分析,2.0版强调“科学立法”,为社会各方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创造更多条件,以提升司法的公平公正;强调“严格执法”则是特别针对政府在行政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至于“公正司法”则是透过司法体制改革,预防权力对司法审判的干预。“全民守法”,是提出构建法治社会。
汪玉凯进一步指出,把法治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这项举措将会对整个官场队伍、行政队伍产生很大的影响。
23日发布的公报列出加强司法独立的举措主要分两大方面,一是司法体制的改革,如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另一方面则提出如何加强权力监督,预防“一把手”干预司法,这包括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景文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中共提出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多项机制,是明显的讯号,表示执政党要求官员要把法律当回事。
他指出:“现在腐败问题涉及的面相当广、相当深。在一把手的权力很难制约的情况下,你(指中共领导层)把权力不受制约的现象给刹住了,即使一些评论认为是治标不治本,但已很不容易。”
受访的中国独立时评人陈杰人则分析,若按照四中全会公报提出的相关意见来落实,中国的法治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未来难点可能还是在于怎么落实。
(编辑:周凤梅)
延伸阅读:外媒:四中全会在“依法治国”方面做出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