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2月19日电(信莲)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19日报道,临近年底,在亚洲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企业满载而归。就在本周,世界最大宗房地产IPO(大连万达)在香港定价,而在首尔,三星集团(Samsung)实际控股公司周四在上市首日,开盘价比招股价翻了一番。
Dealogic数据显示,这些融资交易推动香港IPO市场创出3年来最强业绩、韩国创出4年来最强业绩。摩根大通(JPMorgan)亚太股权资本市场主管尼古拉斯•约翰逊(Nicholas Johnson)表示:“我们认为这股势头为2015打下了积极的基调。”
澳大利亚也创出了罕有的亮眼业绩,IPO融资额达到160亿美元,是20年来最好的一年。其中悉尼股市表现最为突出。澳大利亚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Medibank Private上月集资49亿美元。7月,几家银行为私人医院运营商Healthscope筹得21亿美元。
在其他地区,投资者对IPO的态度忽冷忽热——香港就是一例。香港市场今年开局不利,其首桩大交易——李嘉诚(Li Ka-shing)于1月剥离香港电灯(HK Electric)——仅筹得31亿美元,远低于最初50亿美元的目标。
3月,李嘉诚发售他旗下药品及食品连锁企业屈臣氏(Watsons)四分之一的股份,而没有整体剥离,让银行业人士感到失望。此前几天,阿里巴巴证实已选择赴纽约上市,后来创下有史以来最大IPO纪录。
跨国猪肉生产商万洲国际(WH Group)在4月也给香港IPO市场造成一次打击。这起被热炒的IPO交易最初计划融资60亿美元,但投资者对这一估值以及万洲操之过急的做法感到犹豫。即便在它将募资规模砍掉一半之后,此次交易还是被迫取消。
IPO失败使得万洲聘请的29家承销商(数量在全世界创下纪录)相互指责,而据说除了四季酒店(Four Seasons)和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所有公司在这笔交易中都分文未赚。
随着市场企稳,香港IPO也人气上升。8月,万洲国际以谦卑的姿态重回IPO市场,聘请两家承销商,融资20亿美元。
从9月开始,筹备赴港上市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多。本周,中国主要核电企业——中广核电力(CGN Power)筹得32亿美元,大连万达商业地产(Dalian Wanda Commercial Properties)筹得37亿美元。
上海股市自11月初以来上涨了四分之一,这轮市场回弹鼓舞投资者踊跃认购新股,引发银行业人士的关注。尽管沪市IPO基本上是中国本土投行的专属领地,但上市流程的改革可能有助于推动沪市与国际惯例接轨。
(编辑:涂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