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逆袭:“韩流”末日来临?

作者:涂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1-08 09:30:25

中国制造逆袭:“韩流”末日来临?
 

中国日报网1月8日电(涂恬)曾几何时,在不少中国消费者的眼中,“韩国制造”一直都是潮流、品质与创新的代名词。然而,在“韩流”横扫市场多年之后,今时今日的韩国产品却开始在国际竞争中逐渐落入尴尬境地。中国制造的追赶与超越,以及韩国经济本身对中国市场的严重依赖性,正让韩国经济陷入被动与无奈交织的复杂情绪,韩国媒体甚至悲观的认为韩国制造业的“末日”即将到来。

“韩流”面对这场危机该如何回暖,也成为了令韩国企业“纠结”的难题。

“韩流”退潮,韩国对华出口或5年来首降

如果说要为“韩国制造”不再风靡寻找一个证据,那么韩国对华出口的最新数据或许是最直接的答案。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韩国贸易协会2014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韩国对华出口很可能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此前的11个月,韩国对华出口已经同比减少了0.5%。2014年5月,韩国对华出口数据更是曾出现过惊人的锐减,幅度一度达到9.4%,并于此后的4个月内持续下降。

惨淡的出口数据,也已经引发了密切的关注。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12月韩国对华出口数据仍然无法提振,将会是自2009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韩国对华出口时隔5年首次同比下降。

近30年来,韩国对华出口下降只发生过三次,分别为1998年、2001年和2009年。

韩国《中央日报》更是于2015年新年伊始发表文章悲观地表示,“Made by Korea”的立足之地正在逐渐减少,许多人也因此越来越担心,韩国制造业的“末日”即将到来。

中国制造逆袭,或成为逼退“韩流”主力

虽然导致韩国制造“过气”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在多数韩国媒体眼中,中国制造的“逆袭”却无疑是逼退“韩流”的最主要原因。

据韩联社报道,目前,中国已经逐渐摆脱了其“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已经具备了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在如此迅猛的赶超势头之下,韩国制造的优势正在日益减弱。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援引韩国产业技术评价管理院的研究结果称,目前,在韩国制造业的主要十个业种(以2013年为基准)中,韩中两国间技术差距不到两年。在生物领域,两国的差距只有0.7年。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国技术与韩国也仅差0.9年。作为出口主力的半导体和汽车也不到1.5年。差距最大的造船技术差距也只有1.7年。也就是说,如果韩国企业停止挑战和发展,在两年内,主要产业全部都会被中国给赶上。韩国经济研究院研究委员金昌培担忧道“因家庭生计负债等原因,国内消费难以复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连海外出口竞争力也开始恶化,那么就业困难和低增长就将会长期化”,“如果这样放任下去,国内制造业的危机将会比预想的提前到来”。

《韩国先驱报》也发表文章称,目前,韩国出口到中国的中间产品以计算机部件和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为主。但近年来,中国正在努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当地生产的中国产品正日益取代韩国进口货物。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多个领域的韩国中小企业对中国出口下降。据韩国中小企业研究所统计,2014年1-8月,无线通信设备领域对华出口同比下降37.4%,半导体制造领域下降25.6%,电脑部件下降25.3%。中国产品已取代从韩国进口的产品,且中国手机产品等已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2015年韩国对华出口的前景可以说是“极不明朗”。

依赖中国市场,“韩流”危机如何回暖成难题

毫无疑问,中国制造的赶超势头令韩国制造感受到了威胁,但在多数韩国媒体看来,由于其国家经济非常依赖中国市场,因为遭到中国产品的挤压就“放弃阵地”显然无疑于自毁前程。在这样被动与无奈交织的情绪之下,如何转变战略夺回江山,自然成为了令许多韩国企业纠结的难题。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内需市场、金融、房地产等几乎所有韩国经济领域,中国都在发挥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在此背景下,韩国经济依赖中国的局面正在深化。

据韩国央行(央行)2014年7月发布的消息,2013年,在韩国共计6171亿美金的出口额中,有1349亿(占总额的21.9%)是向中国出口的。在韩国总进口额的5366亿美金中,来自中国的进口额为876亿美金(占总额的16.3%)。在进出口两方面,中国所占据的比重都毫无疑问处于首位。

与此同时,决定韩国产品“生死”的大权,也逐渐落入了中国消费者手中。有韩国媒体报道称,明洞的商贩如果没有中国游客的话甚至可能会关门停业。而2014年中国国庆“黄金周”期间,韩国国内的中低价服饰、化妆品和首饰企业一周时间的销售业绩,就超过了平时一个月的销量,长期因内需停滞而叫苦不迭的流通业界也因此露出欢颜。

这样一种局面之下,韩国制造该如何力挽狂澜,重塑昔日耀眼的形象,也成为了许多韩国学者、企业界人士思考的问题。

韩联社报道称,很显然,目前中国已经改变了其过去“世界工厂”的身份,韩国当下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转变对华出口战略。

在韩国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张相石(音)看来,实施名牌战略或许是重塑韩国制造形象的一个良策。随着中国人收入增长,高档消费品越来越受到青睐,在此背景下,韩国企业可以实施名牌战略进入中国市场,并向中国出口更多的高档消费品。

“韩国企业亟需打造多元化出口战略,要针对中国不断增长的高端消费品市场作出调整。” 张相石表示。

一些韩国学者则认为,与过去“粗放型”的出口模式相比,韩国企业要想让自己的产品更受青睐,还需要再细节处多下功夫,以求俘获更多中国消费者的心。

“十分明确的是,对中国市场依赖性强的韩国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得不到中国顾客的信赖,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韩国汉阳大学中文系教授柳熙汶表示,“目前,已经有很多韩国企业为了获取中国顾客的信任,正展开交流以社会服务等各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