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王玲)陪同总统结束访华行程之际,哥斯达黎加外贸部长莫拉(Alexander Mora Delgado)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很多国家都应该复制中国的经济特区,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2015年1月4日至10日,上任约半年的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Luis Guillermo Solis Rivera)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拉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是新年首位访问中国的外国元首。双边层面,此访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建交八年的中哥宣布建立起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此外,哥方十分器重的经济特区合作也有新的进展。
“过去30年,中国在经济特区方面特别成功,我们希望在中国的建议下复制这种模式,” 莫拉告诉财新记者,自1998年起,他几乎平均每年来一次中国,目睹了中国过去20年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来北京时,印象中高楼很少,汽车品牌也很少,没有很多高速公路,街上的灯也不像现在这么多。”
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亦包含对经济特区的规划。声明称,双方一致认为,应大力推动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在技术层面商定路线图,研究、探讨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推动哥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据悉,这份可行性研究将在2015年10月前出台,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负责。2014年4月,国开行研究院已向哥方转交《哥斯达黎加经济特区战略研究与总体设计报告》
据悉,这一特区将模仿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模式。此次访华期间,1月9日,哥总统索利斯亲自赴天津取经。他表示,来天津就是为学习滨海新区尤其是开发区发展的经验,以运用到哥斯达黎加的发展实践中,吸引外资和人才,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个特区的一个要素是本地企业和社区的参与,我们将出台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政策,选择重点行业,邀请重要企业加盟,推出激励政策,” 莫拉表示,传统的自贸区里,每个公司单独存在,共享一些服务,但并没做到真正联接在一起,他们期待的特区是一个完全融合的模式,区里的企业可能处于价值链上下游。不同于巴西等拉美国家,哥斯达黎加没有采掘行业。对于重点行业,索利斯曾提及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
对于这个特区的定位,莫拉表示,希望它是一个让中国企业感觉营商环境良好的特区,但又不限于中国企业,其他外国或本地公司亦可以入区。
“中国企业是价值链生产过程中一部分,不应被隔离。中企一个重要的思维转变是,如果要国际化,就得和国外公司更多互动,” 莫拉称。
哥斯达黎加的经济特区肯定会引来拉美其他国家的复制,莫拉表示,“这也很好,中国经济特区应该被全球很多国家复制。”不过他也指出发展特区中的一个不同:拉美其他国家或同采掘行业有关,而哥斯达黎加并非如此,他们有能力发展更加复杂的行业。
对于这一经济特区,哥方希望利用它推动中国对哥投资。为了吸引投资、推介哥斯达黎加,主管贸易和投资的莫拉称,未来他打算三个月左右来华一次。目前看,他似乎做到了。2014年9月,莫拉访华,成为索利斯政府中首位访华的内阁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