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崛起:或倒逼传统银行的改革

作者:田阿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1-16 10:04:14

互联网银行崛起:或倒逼传统银行的改革

中国日报网1月16日电(田阿萌)据媒体证实,由腾讯参股的微众银行计划于1月18日试运行,4月18日正式对外营业,这将是去年获批民营银行中首家试运行的银行。而如不出意外,首批5家民营银行都将在上半年开门迎客。

1月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微众银行按下按键,标志着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的正式启动,同时更意味着中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跨的这一大步有了实质见证。由腾讯控股集团发起创建的合资企业微众银行(WeBank),成为首家根据试点计划开展业务的民营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的登场,无疑令传统银行走到生死抉择的关头。

中国互联网银行崛起 形势利好

据新华网报道,总理李克强在深圳微众银行的开业仪式上表示,“这是微众银行的一小步,却是金融改革的一大步。”有了李克强总理的见证,似乎更预示着中国互联网银行崛起的大好前景以及悄然到来的中国金融环境的巨变。

此前,民生银行是中国唯一一家民营商业银行。2014年,银监会首先批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等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去年9月份批准成立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不过目前,仅微众银行宣布官网正式上线,实现真正落地,其余获批筹建的银行仍没有公布开业时间表。其中网商银行背后就是在纽约上市的阿里巴巴的关联企业--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网商银行系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与复星国际联手推出。

自2014年7月微众银行首家获得批筹后,在风投市场赢得狂喜之外,有媒体和分析人士也表达了隐忧,表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开办民营银行存在信用风险,可能会难以吸收到公众存款。与互联网银行发展有直接影响关系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政策,二是客户群。如果民营银行有巨大的风险,就很难吸引到客户群。此时出现了这样的尴尬,政策来了,只欠吸引客户群的“东风”。

然而,就在此时,适逢中国酝酿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天助民营银行”。2014年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公布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新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旨在为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所有存款提供保险,意味着无论银行大小与否,都将受到同等的保障,这无形中就给初创银行增加了存款信用和保障。微众银行等民营银行的出现可谓是天时地利都已具备。

民营银行吸引客户群另一个利好消息是,日前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2014年中国个人金融服务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个人客户的金融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超过七成消费者青睐互联网银行。

“中国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及消费行为正在改变,”麦肯锡全球董事徐源宏表示,“他们看重在线金融所带来的随时随地办理业务的便捷。”数据显示,超过60%的银行个人金融客户正在使用在线金融服务,包括网络银行、手机银行或由互联网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平台等。消费者普遍看好互联网银行的前景。超过70%的中国消费者会考虑开办纯互联网银行账户,同时有近七成中国消费者会考虑将纯互联网银行作为其主要银行。

分析人士指出,在政策与消费者金融需求双管齐下的积极效应下,互联网银行坐拥“天时地利人和”,势必会在金融界卷起一番浪潮。

“刷脸”放贷 颠覆传统银行业务

互联网银行带来的不仅仅是全新的金融理念,办各种业务时带来的银行客户体验也是和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互联网银行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保,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这已经不是停留在科幻电影中的桥段了。

李克强总理敲下电脑回车键的同时也为卡车司机徐军发出了3.5万元贷款。据了解,微众银行首笔3.5万元的贷款发放给卡车司机的时候,卡车司机并未到现场,而是通过远程“刷脸”实现放贷的。这是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 

据相关媒体报道,微众银行通过摄像头对准脸部“刷脸”认证,软件系统识别出身份,与公安部身份数据进行匹配后,通过社交媒体等大数据分析,软件将对贷款人的信用进行评定,从而计算出贷款金额。微众银行的“刷脸”放贷简化了客户服务,同时也减少了客户的手续办理时间,分析人士表示,这将是传统银行难以企及的。

据媒体报道,微众银行一位数据分析师表示,微众银行的数据来源被分为传统数据、社交数据和暂未获知的其他类数据。其中,传统数据来源于银行,分为储蓄数据、贷款数据和信用卡数据;社交数据来源于微信、QQ空间、腾讯微博、理财通、腾讯游戏等平台上沉淀的文字、语音与图像数据。

媒体还了解到,微众银行首先试水的是一款线上信贷产品“信用付”,支持用户在线上消费应用场景下进行“先消费,后付款”,14天内免利息,类似于“京东白条”(即消费者在京东购物便可申请最高1.5万元的个人贷款支付,并在3~24个月内分期还款)的业务形式。

在登录了微众银行(WeBank)官方网站后,用户需扫描二维码才能了解微众银行信息。从官网上的信息来看,未来微众银行或将围绕“食、行、玩、社交”等几大板块进行重点布局。

传统银行或将面临改革 颠覆为时尚早?

微众银行等民营银行并未公开怎么“玩转”互联网银行,只留给外界诸多猜想。但是分析认为,微众银行利用大数据征信等放贷,是对传统银行的搅局和挑战,这逼迫传统银行不得不改革转型以应对。这和虚拟运营商推出按流量计费的号段后,倒逼三大运营商跟着转型的原理是一样的。

麦肯锡发布的《2014年中国个人金融服务调研报告》中提到,在传统银行领域,中国四大行的优势正在丧失,其市场份额正在被股份行一步步蚕食。一方面,四大行衰落股份行崛起,传统银行的格局在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整个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的汹涌浪潮下,也在发生着巨变。

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中也称微众银行是“第一个吃螃蟹,同时也是在倒逼传统金融行业的改革”。在互联网技术加速发展的今天,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的传统银行将会处于怎样的地位?中国以“四大行”为首的传统银行是否也会考虑转型,增加互联网银行的业务模式呢?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各有优势,微众银行此举与其自身定位有关,主打个存小贷。而腾讯坐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其应用在银行零售业务上,精准销售,降低交易成本,是传统银行难以做到的。

不过,郭田勇还表示,互联网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针对银行的零售业务以及小微客户上会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若谈到对传统银行的颠覆还为时尚早,传统银行的对公业务,则是微众银行无法做到的。

一位在银行从业多年的客户经理透漏,互联网金融不可能颠覆传统银行业,相反互联网金融更加需要监管。就此,郭田勇指出,监管部门肯定会对互联网银行和传统银行一视同仁,但在政府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下,可能会有些倾斜。

对于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各方都抱有不一致的态度。一位中国银行某支行信贷部经理就表示,更看好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势头。互联网金融逐渐占领金融行业市场,加上互联网人群的大幅增长,客户可能绝大多数人并不愿意来网点或者柜台排队,若腾讯或者阿里巴巴这样的集团建立自身大数据信用征信体系,互联网金融的前景会足以和传统银行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