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月22日电(涂恬)当地时间2015年1月21日下午,能容纳1500名听众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演讲厅座无虚席,备受关注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达沃斯致辞在此揭幕。针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未来经济发展重心向“质量”倾斜的时代背景。
李克强在达沃斯的演讲台上,向出席会议的全球政商界要人、知名学者、国际组织成员作出了详细而坦陈的介绍,获得了到场人士以及全球媒体的一致好评。外媒称,李克强充分阐释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勾画了经济改革的步骤,也自信地展望了中国经济的未来,让全球聆听到了中国经济的“强”声音。
“强”声音诠释中国经济现状
李克强赴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前夕,恰逢中国2014年经济数据“出炉”。作为中国总理,李克强达沃斯致辞中将如何解读中国经济现状,这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全球各大媒体密切关注、争相报道的焦点。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4%,低于2013年的7.7%,GDP总量约为63.64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7.4%的GDP同比增速也创下了自1990年以来的近24年最低。外媒报道称,这一数据虽然与中国政府7.5%的年度增长目标并无太大出入,但还是让不少人开始担忧,中国能否在未来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动力。
“我知道与会者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很关注。或许有人担忧,受到中国经济速度降缓的拖累,也有人担忧受到中国经济转型的冲击。”在达沃斯致辞中,李克强总理这样讲道,“因此,这里我想多介绍中国的情况。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的推动结构性改革。”
“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既有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也有内在的经济规律。现在中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基数增大,即使是每年7%的增长,年度的现价增量也要达到8000多亿美元。比五年前增长10%的数量还要大。”在诠释中国经济数据时,李克强给出了这样的答复,“经济运行处在合理的区间,不片面的追求高速度,紧绷的经济速度会得以舒缓,更可以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升级,向结构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这样中国经济的列车就不会因为有所放缓而失速,反而会跑的更稳健,有力,带来新经济,形成新动能。”
“中国总理李克强的表态,驱散了一些人对中国这一亚洲经济大国未来增长前景的忧惧,”李克强总理致辞结束后,法新社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报道,并在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李克强总理可以说是明确地告诉了聚集在达沃斯的政商界精英们,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出现骤然、剧烈的放缓。”
在李克强总理致辞结束后,美国《华尔街日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李克强释放的声音,无疑是给担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人们以保证,中国经济将以中高速继续增长,并会在全球经济链上继续向上攀登。
“李总理经济学功底扎实,对中国经济数据了如指掌,”针对李克强的表态,国际咨询机构IHS首席经济学家Nariman Behravesh在达沃斯演讲现场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提到的自贸区和可持续发展议题对参会人员都能引起共鸣。”
“强”声音勾画中国经济改革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中国政府又将如何继续实施改革,确保经济稳健、有质量的增长?对此,在达沃斯致辞期间,李克强总理也向国际社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我们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好的实行定向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同时着力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我们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防范债务、金融等潜在风险,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0%,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裕资金。地方性债务 70%,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是由资产保障的,金融体制改革也正在推进,我这里要向大家传递的信息是,中国不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要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克强表示。
除了承诺保持“战略定力”之外,李克强在此次的致辞中,还专门谈到了改革创新对中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他对于创新的重视也赢得了到场人士的一致赞赏。
“中国经济要行稳至远,必须更高的用改革创新,要用好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实行双引擎,一方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培育打造新引擎。另外一方面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改造升级传统的引擎。我们说要打造新引擎,就是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人民勤劳而智慧,如果把全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激活,绝对会使整个经济机体充满生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的创意和无限的财富,是取之不竭的金矿。这使我想起了30多年前的农村改革,我们放开,搞活了,让农民自主来决定生产和经营,调动了千千万万农民的积极性,结果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正是体制的创新,激发了亿万人的创造力,也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李克强这样说道。
“我对李总理提出的创新理念非常有信心,创新将带来高质量的增长。推动更多的创新,比如像小米这样的公司,对于中国继续快速增长至关重要,创新经济将成为中国未来五年规划中的一大驱动。”在李克强致辞结束后,身在达沃斯会议现场的瑞士上海中心主席Nicolas Musy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法国著名投资公司欧瑞泽基金公司副首席执行官Virginie Morgon女士则认为,中国正在深化改革,持续在创新、先进技术等方面进行投资,这就是向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模式转变。“迄今为止,中国政府推动经济转型的 政策是有效的,我看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包括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强”声音展望中国经济未来
在致辞结束前,放眼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以及中国将如何在“新常态”下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李克强更是给到场的来宾们带来了明确的规划。他坦言,2015年,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并明确表示,在追求“短期更高增长”和着眼“长期中高速增长、提升发展质量”之间,中国将会选择后者。
同时,他也向到场的国际政商界人士承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商机,因此中国未来也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对中外企业一视同仁,重点、有序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让各国投资者挖掘出源源不断的富矿,并将创新对外投资的合作方式,让中国的高铁、核电、航空、电信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对接当地的市场需求。
针对李克强的此番表态,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Bart Dessein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专访时评价称,李总理的演讲在国家和国际层面进行了重点阐释,在国家层面,他强调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增长的阶段,速度不像以前那么快,但这是更有质量的增长;这一增长道路也需要国际合作,所以李总理提到人民币国际化是自然和必要的过程,因为中国作为全球贸易伙伴的重要性在增加。
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Rana Mitter则认为,对于全球投资和贸易而言,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今后,进入中国的服务贸易将成为新常态的一部分,而且,中国更加开放市场,允许海外企业进入,对于刺激竞争和提升质量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