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商业帝国巨变:一个月内“扫荡欧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1-28 11:25:23

李嘉诚商业帝国巨变:一个月内“扫荡欧洲”

中国日报网1月28日电(杨箫玮)2015年开年以来,华人富豪李嘉诚频频出手,大动作不断,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这位87岁的亚洲首富可谓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近期的多项举措引起了各方关注。

2015年伊始,李嘉诚开始对其商业帝国大刀阔斧的进行重组,几乎在一个月内“扫荡欧洲”,收购欧洲多家“巨头级企业”。1月9日,李嘉诚宣布重组旗下公司。11天后,李嘉诚旗下的一家合资企业,宣布将收购并经营管理英国Eversholt铁路集团。话音未落,第二天(1月21日),和记黄埔旗下屈臣氏集团宣布,将收购荷兰大型连锁药房Dirx。1月末,李嘉诚的和记黄埔上周末公告称,公司将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UK。

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每日邮报》近日撰文称:这位亚洲富豪快买下大不列颠帝国了。

马不停蹄:一月内打出收购组合拳

李嘉诚拥有一个无可比拟的商业帝国,其中包含4间蓝筹股分公司,市值高达7810亿港元,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及长江基建。集团旗下员工超过3.1万名,是香港第4大雇主。这样庞大的商业机器,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李嘉诚义无反顾的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重组。

1月9日,李嘉诚启动了重组商业帝国的第一步,旗下两家核心上市公司长江实业(00001.HK)及和记黄埔(00013.HK)公布了股份交换并购计划,将两家公司的资产合并及重组,成为两家新的香港上市公司-李嘉诚的商业帝国,今后将清晰地划分为“长和集团”与“长地集团”。一系列合并重组完成后,新公司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长地”)将成为香港最大的上市房地产公司之一,持有长江实业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海外的房地产业务。

而这么巨大的重组仅仅是一个开始,就在李嘉诚宣布重组的11天后,他旗下的一家合资企业,宣布收购英国Eversholt铁路集团,收购价为10.27亿英镑,约120亿港元。

接下来是一组“组合拳”,李嘉诚收购英国铁路集团的话音未落,第二天(1月21日),和记黄埔旗下屈臣氏集团宣布,将收购荷兰大型连锁药房Dirx。这是屈臣氏集团10年以来的首宗收购,被视为该集团在欧洲拓展健康美容行业的新动作。该交易已呈递荷兰监管机构审批,双方目前均未披露收购价格。

1月份即将过去,如果你以为李嘉诚的收购动作这就结束了?那你错了,李嘉诚“扫荡欧洲”根本停不下来。和记黄埔上周末公告称,公司将斥资约102.5亿英镑(约合956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UK。据了解,该交易可能成为李嘉诚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案。

其实,李嘉诚早已瞄准英国市场。据了解,李嘉诚家族公司大手笔“抄底英国”始于2010年,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信、零售以及基础设施领域。2010年、2011年,李嘉诚先后以90.3亿美元、38.7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与水务业务;2012年7月,又耗资30.32亿美元收购英国管道燃气业务。目前,李家控制着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及约5%的供水市场。

重组完成李嘉诚身价再攀升

针对李嘉诚近期多项举措的动机和深意,各界纷纷揣测李嘉诚意欲何为。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嘉诚重组商业帝国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成功。以彭博社的资产计算方式,在长和重组完成后,“李超人”总身家将由目前2199.2亿元跃升至2736亿元,远远抛离马云约2200亿元身家。

有评论认为,李嘉诚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旗下资产被严重低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实集团的市值比其股东的账面净值(book value)少了23%,亦即870亿港元。这相当大的原因是由于长实集团持有49.97%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的股份,但长实集团的股价较去年中期的旗下资产(包括其拥有的和黄资产)应佔帐面权益价值,出现了大幅折让。交叉持股会产生严重的财团折让,极大的压抑股东资产的价值。重组之后新成立的两家公司之间将不再交叉持股,这样财团折让就被清除了,被折让的价值就完全释放了出来。

正如李嘉诚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是次交易,有助消除控股公司折让,从而为股东释放公司实际价值,惠及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股东。由于长和及长地的业务界定清晰,有助投资者对集团相关业务作出更准确的投资分析,价值可望进一步提升。”

此外,港股分析人员指出,看淡楼市也是李嘉诚重组的原因之一。单从持股比例上来看,重组前李氏家族持有长实、和黄的股权分别为43.4%和21.7%,地产业务持股是多于非地产业务的,而重组后持有的股权是平均的,均为30.15%,这反映出李氏欲增持非地产、减持地产的态度。伴随着房地产“拐点”的出现,通过此次重组,一方面新长和不会受地产业务下滑的拖累,便于其他各业务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新长地可以聚集资源,成为香港新的、最大的地产商,不管是品牌运营还是成本控制,进可攻退可守。

与此同时,李嘉诚对于全球市场的投资重心也显而易见,他的多项举措着眼于全球化布局,有利于分散风险,适应新形势。与对地产业务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长和实业系在欧洲市场的投资趋势则非常明显。李嘉诚近两年对欧洲的投资十分活跃,包括基建、电信、零售行业等,其中英国已经是李嘉诚的“主战场”。根据和黄财报,2014年前6个月其欧洲业务营业利润118.97亿港元,占该公司总利润的37%,其中仅英国就占比27%。

“对于整个长和实业系而言,重组虽然不会增加任何固定价值,但重组后的新公司长和实业能够得到从长实地产转移的550亿港元现金,这将会强化长和实业的现金流,以提供更多及更具弹性的收购空间。”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认为,预期长和实业接下来将在英国流动通讯市场及瑞典能源市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重组收购:或为接班人做好铺垫

无可否认的是,已过耄耋之年的李嘉诚,也必须通过此次重组为企业传承做好准备。李氏商业帝国重组后的股权架构更便于家族掌控。李嘉诚通过换股和持股结构,加大了家族实际控制权。按照长和系目前的股权架构,李氏家族占长江实业股份43.4%以及和记黄埔2.52%的股权,通过长江实业间接持股和记黄埔49.97%。

李嘉诚的这一系列组合拳,可以说是根据长子李泽钜的特质为其铺路,助其做好“接二代”。从能力来讲,李泽钜完全具有接班人的实力。但是从成长经历和风格倾向上,他的个人经历和理念比较国际化,所从事的业务也很国际化,他更擅长把国际市场作为他的主战场。从客观因素讲,政商关系是在内地和香港做生意的一个“法门”,这也是理念“国际化”的李泽钜的弱势,因此李嘉诚大手笔转场国际市场,同时让自己承担民意与声望的负面评价,是在助接班人轻装上阵,为接班人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