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美在亚洲货币外交中落后中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3-20 09:31:55
中国日报网3月20日电(信莲)据日本《经济新闻》20日报道,日美在亚洲货币外交中落后中国,传统型的日美合作似乎已无法应对存在感日益增强的中国。《经济新闻》报道称,以货币为核心的亚洲经济外交正在风雨突变,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日本和韩国终止了紧急情况下通融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另一方面英法德意宣布将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

《经济新闻》表示,人民币有可能超越日元,成为在国际贸易结算方强有力的吸引者。

人民币可能超越日元

出现转机的第一幕是今年2月日韩货币互换协议的终止。日韩一直在分阶段减少2012年10月曾高达7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规模。持续14年的协议受到旧日军从军慰安妇等政治问题影响而终止,也从事实上说明日韩货币互换协议存在不稳定,仅仅因为外交关系恶化就导致协议终止。

韩国一方面终止了日韩货币互换协议,另一方面却延长了与最大贸易对象国中国的协议。由于在贸易结算时越来越多的情况使用人民币,对韩国等国来说,与中国缔结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获得实际利益。

在国际贸易结算和汇款方面,2014年12月人民币支付所占比例为2.17%,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上升了1.5个百分点,从全球第13位攀升至第5位,有可能超越日元。有国际金融界人士称“(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中国能在危机时提供美元”,这增强了各国与中国签订协议的吸引力。

第二幕是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形势。“这种时候欧洲国家总是抢在前面”,在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之后,日本政府相关人士如此抱怨。原本是一块铁板的日欧美7大工业国(G7)在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后,已经开始出现裂痕。

追溯这一系列动态的发展,就会发现日美应对的不力。

日韩货币互换协议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启动的国际金融安全网之一。在这个时期,日本曾力争创建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援助的行动非常迟缓,所以日本曾探讨成立独立于IMF的机构。但美国担忧在亚洲影响力下降,强烈反对而使之搁浅。

当时的问题仍对现在产生着影响。在日本与亚洲各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中,两国可自主动用的限额仅为总额的30%。其余均以IMF援助为前提使用,易用性很差。

日元货币易用性差产生影响

日本2013年5月与泰国和马来西亚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达成共识,但实际上已过去近2年却仍未实现。日本财务省国际局的一名官员表示,“目前也在为签署协议展开协调”,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难以实现的原因被认为对于两国来说,即使与日本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实际发生货币危机时也难以利用,带来的益处很小。

(编辑:田阿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