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货币政策过度宽松不利结构改革

来源:腾讯财经
2015-03-23 09:34:55

相比以往,2015年中国的改革步伐可能加快。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走向直接影响改革进程。

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一方面要支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促进结构改革。太过宽松的政策,对于结构改革可能是不利的。

周小川称,尽管央行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但是改革开放的步伐还是会进一步加快。

一方面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要使货币政策更好地运转,那么需要改革开放大胆、有力地向前推进。

央行前一段时间在尝试使用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引进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做法,使流动性管理工具多元化。包括对短期流动性市场产生影响的工具,也包括一些中期甚至长期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同时也在使用传统的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

“这是不是这就意味着,这是一种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我们仍旧选择稳健的货币政策。”周小川称,这些工具加在一起,总体来讲信贷扩张的速度,广义货币扩张速度仍旧相当稳健。

周小川指出,评论界注意到,中国整个经济中的信贷杠杆率和GDP相比偏高,这是因为中国储蓄率高,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所以信贷渠道支持经济增长的比例稍微高一些。

因此,新常态情况下会考虑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发展的力度,同时也要考虑货币政策稳健的程度,要使得杠杆率抬升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使得在新常态的经济情况下货币政策始终保持稳健。

另外,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SDR(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进行评估。人民币是否能够在这次SDR评估进入SDR,事市场关心的问题。

周小川称,对此中国央行做了一些准备,有三件事情现在要做。

第一,境内、境外的个人投资更加便利化。目前来讲,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在有关的法规条例上、在自由程度上,还存在缺陷。中国国内居民到海外投资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的时候,还需要事前审批制度。这一方面需要改革。

外国的居民如果投资中国的金融市场产品,主要是通过QFII渠道。方便程度和灵活程度也还不够,这方面准备在今年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试点的举措。

第二,资本市场会更加开放。

过去资本市场开放一直在议程之中,但是人们心理上总是担忧一些不确定的威胁。去年中国成功开通沪港通,今年还要开通深港通,连通进展顺利,没有出现特别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在这方面进行推进的信心。

未来,国际上的投资者能够自由投资国内的股票债券,国内的投资者也可以投国外的股票债券。另外不管是股票的发行者,还是债券的发行者,都有更大地自由度来选择发行地点和币种。

第三,修改《外汇管理条例》。中国的《外汇管理条例》修改多次,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在修改的过程中,央行也考虑有关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变成自由使用的货币所提出的要求。根据这样一个框架来审视外汇管理条例,并对它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