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生:“莆田”事件如何影响百度价值?

作者:尹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3-30 14:42:20

中国日报网3月30日电(信莲)福布斯中文网刊登尹生的文章《“莆田”事件如何影响百度价值?》。文章称,如果考虑到百度移动营收的高速增长,以及通过传统行业深耕带来的增值机会,即便目前已经出现的科技股泡沫论对市场产生实质影响,百度目前的股价也具有一定安全性。而从长远看,如果说对百度面向移动和“连接人与服务”转型成败的担忧制约了其股价,那么就更没有理由因为百度的一次勇敢转型之举而投反对票。原文如下:

最近几天,已经被多个用户问到:“莆田”事件接下来会如何影响百度股价?为此,我利用周末时间做了不少功课,得出的初步判断是:虽然短期股价出现了一些波动,但从长远看,该事件非但不会伤害百度的价值,反而会提升其价值。依据如下:

首先,医疗广告一直是百度商业模式中备受质疑的软肋,不时被竞争对手拿来做文章。尽管从2012年开始百度对其进行了整顿,也推出了一些补救措施,比如对消费者通过百度广告进行的消费提供先行赔付保障,但由于医药广告收入占比较大,更由于没有找到一个替代的盈利模式,转型并不决绝。

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发生根本转变,通过新的“连接人与服务”战略,百度最终可能建立起一种新的盈利模式,比如通过连接服务获得佣金,这种新的模式意味着百度必须对最终的服务体验负责,而过去更多的是从信息的可信性角度进行评估。新的模式有助于百度同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从而积累更多的生态链价值。

但当百度这样做时,就必须剔除掉那些有损用户体验的服务,以免其拖累百度连接所指的服务整体的口碑。这正是百度与莆田系民营医院冲突的根源:后者虽然数量众多,贡献很大,但多年累积的不良口碑也成为百度“连接人与服务”生态价值的负资产(实际上阿里巴巴之前就已经对莆田系医院采取了封杀的立场)。

其次,即便双方完全断绝关系,最终莆田系民营医院对百度营收的影响也可能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多。目前唱空者普遍引用的一个数字是,莆田系民营医院每年在百度上投入的广告资金达到120亿元(占去年百度营收的24%)。这个数字可能存在很多水分:通过这几年的调整(比如移动应用分发等新业务的成长),医疗广告在百度整体营收中的比重已经大大下降,而莆田系医院并非医疗广告的全部贡献者。

据我的估计,如果莆田系如其宣称的那样全部在百度停止投放广告,其对百度营收的最终影响也可能仅限于个位数的百分比,而这对去年营收增长超过50%,今年第一季度预计增长也会超过40%的百度而言,尚在可以消化的范畴内。

考虑到医疗是最不标准的产品/服务之一,搜索引擎仍将在医患匹配与交互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百度又是最主要的搜索引擎提供商,可以预计,随着一部分用户体验差的莆田系医院退出百度,百度将有更多的资源与类似佳美口腔这样的优质民营医院合作,而那些优质的莆田系医院最终可能仍然会与百度合作,而这些还没有考虑新的盈利模式的贡献。

第三,通过这次事件,百度的整体医疗战略也浮出水面。过去,业界更多在谈BAT中的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医疗行业布局,而对百度谈得很少。但实际上,最近半年多百度在医疗领域的布局已经越来越明晰(这也可能是其最终同莆田系彻底摊牌的力量来源),包括:

百度健康云(通过这个平台,用户使用的各种智能硬件上的医疗数据将可以在整个卫生系统内流通起来);医疗O2O服务平台(与301医院合作探索);挂号与导医平台(医护网和就医160,前者掌握着全国28%的三甲医院挂号资源,后者拥有在深圳、东莞等50多个城市的挂号资源);医生资源(好大夫);百度医生(一款面向移动用户的全过程医疗服务应用)。

百度的定位似乎是,利用其自身在用户入口、语音与图像识别、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来帮助传统的医疗服务机构再造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一旦医疗领域获得突破,百度就可以将其经验复制到更多领域,此前百度已经在旅游领域进行了类似探索,而这些探索最终将帮助百度实现向新的可持续盈利模式的转型。

最后,目前百度在几大以广告或类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互联网公司中的估值最低,这已经暗含了类似的转型冲突成本带来的不确定性。按照去年的财报,目前百度的PSG(市销增长比)只有0.17,而阿里巴巴、谷歌和Facebook分别为0.42,0.3和0.32。

而如果考虑到百度移动营收的高速增长,以及通过传统行业深耕带来的增值机会,即便目前已经出现的科技股泡沫论对市场产生实质影响,百度目前的股价也具有一定安全性。而从长远看,如果说对百度面向移动和“连接人与服务”转型成败的担忧制约了其股价,那么就更没有理由因为百度的一次勇敢转型之举而投反对票。

(注:本文出自尹生的微信公号价值线(jia-zhi-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