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4月9日电(信莲)英媒FT中文网刊载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赵磊文章《在西欧寻求“一带一路”突破口 》,文章称,除了经济利益之外,“一带一路”正在弥补中欧之间的认知鸿沟。在中国人眼中,西欧不再是古老僵化的城堡;在西欧人眼中,中国不再是刻板古老的城墙。世界中心也许会逐渐由以“美—大西洋—欧洲”为核心的“基督教文明圈”开始转向以“中—欧亚腹地—西欧”为核心的“多元文明圈”。就“一带一路”的落地而言,西欧板块值得期待。原文如下:
亚投行的成立使西欧国家成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朋友圈,可以看出西欧国家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以及这一该战略的机遇。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西欧国家不知道如何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中国的城市和企业不知道如何开拓西欧板块。对此,既要去弥补认知差异,也要去弥补需求差异。就需求而言,中国城市和企业要首先明白的问题是:中国向西欧卖什么,中国向西欧买什么?对西欧国家来说,也要思考同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西欧对中国有吸引力?当然,西欧国家不是一个整体,各有各的竞争优势和利益需求,中国要做到游刃有余,必须先知己知彼。
与中国间存在同质化竞争的法国
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约为欧盟面积的五分之一。法国的优势产业包括民用核能、高速铁路、航空与航天等。今天,核电以及高铁是中国企业率先“走出去”的优势产能,但这些也是法国经济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显然,中法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关系。
对法国而言,“法国制造”有两个层次:一是以幻影战机、高速列车以及核电站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二是以香水、名包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与时尚产品。在第一层面,高调“走出去”的中国高铁与核电无疑对法国形成了相当大的竞争压力。
但是,“丝路经济”的本质不仅仅是竞争,更强调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包容共进。以法国高铁为例,它就需要中国“鲶鱼”激发活力。法国高铁TGV,是由阿尔斯通公司和法国国家铁路公司设计建造并由后者负责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1981年,巴黎-里昂高铁专线投入使用。这是继日本新干线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投入运营的高铁线路。
由于法国高铁在欧洲运营最早,其多项标准一度成为欧洲高铁技术的基础,它至今仍是列车行驶最快速度的保持者,让法国成为欧洲高铁最具话语权的国家。例如,法国和英国之间的“欧洲之星”等列车无不是法国出产。
但是,在日益竞争的全球高铁格局中,法国高铁昔日独领风骚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一方面,除传统竞争对手如德国、日本外,韩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新兴力量日逐强大。另一方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价格已取代速度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法国高铁的乘客日渐稀疏。
因此,中国高铁同法国高铁合作具有战略意义。一方面,中国高铁有很多技术来自法国;另一方面法国更了解欧洲市场,中国需要借助法国的人才与经验去开拓欧洲市场。在这方面,中法高铁市场要互相开放。预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出现在法国以及西欧国家的高铁、码头、港口、机场、核电等基础设施领域。
文化产业是法国的另一大优势,是法国最强大的、可持续的动力,这也是中国的硬需求。中国各地市都非常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但目前的起点很低,还基本停留在“卖门票”阶段。因此,除高铁、核电外,中法两国可以在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业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两国未来可以在丝路节点城市建立“中法文化产业园区”,孵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各类企业,提升中国企业以及城市的文化品味与艺术气质。
“重商主义”与“人文主义”并重的英国
英国兼具“重商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性格。“重商主义”来自英国略显被动的地缘条件,缺乏资源令它必须灵活务实地寻找经济上的合作伙伴。“人文主义”来自英国推崇渐进主义的民族性格,不轻易破坏什么,非常重视传承。所以,英国至今没有“国庆节”(National Day),但英国在文学领域有莎士比亚、在科学领域有牛顿、在经济学领域有亚当 斯密、在自然科学领域有达尔文……
英国重视中国不是背弃美国,而是“重商主义”基因使然。英国需要中国的投资去更新老旧的世界工厂和基础设施,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在英国更受欢迎。最近,笔者在伦敦与英国政府政策内阁部长奥利弗莱特文交流。部长曾是牛津大学教授,他直率地表露:英国希望中国各类企业加大对英投资,以升级英国制造业水平,从而将产品出口到中国。可见,全球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中国既是投资的需求国,也是投资的被需求国。
英国加入亚投行,有巩固其国际金融优势的考量。英国是第一个和中国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七国集团成员国。目前在中国之外的人民币支付有62%在伦敦进行。“一带一路”有五通建设,其中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而以货币流通为核心的金融支持是重中之重。英国显然意识到,在中国人眼中,英国是有金融魅力的;英国人自身也充满了自信,认为世界的四大金融中心,有三大是与英国有关的,即伦敦、新加坡、香港。在目前的城市定位中,陕西等很多省份提出要打造金融中心,因此中国城市的确要利用英国的金融优势以“借船出海”、“借力发力”。预计,陕西、上海等省份会主动加强同英国的合作与交流,既包括金融信息发布、金融人才培养,也包括“丝路金融”标准的打造等。
“人文主义”、“绅士风度”等吸引着中国留学生远赴英伦。今天,英国大学对中国留学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英国大学本科中,来自欧盟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人数显著减少,而中国学生日益激增的出国需求也能够弥补这个空缺。2014年,中英签署了一系列新协议,其中包括旨在未来3年加强中英教育合作的框架协议等。目前,中英教育合作有很多成功的典范,如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在苏州创立的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及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在中国,很多社会精英都知道英国的“志奋领”留学项目,笔者也曾于2010年参加该项目,期间英国主办方还主动安排大家赴比利时、科索沃等国家和地区实地走访,英方的细致与高效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一年,笔者先后去诺丁汉大学和牛津大学,充分感受到中英教育合作的广阔前景。牛津大学的副校长表示,英国教育的宗旨是培育社会的精英意识,即批评性思维、独立性思考、跨学科知识、国际化视野、高度的社会责任。上述精英意识也是中国社会的稀缺资源,中英人文合作前景广阔。
中英两国可加强“一带一路”的媒体合作。传媒业在英国相当发达,英国是有传媒话语权的国家,中国有正在崛起的传媒市场。媒体合作的内容可以包括,联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受众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倾向;联合拍摄纪录片,展现真实的该战略的面貌;加强传媒理念与产业沟通,联合培养传媒类人才;全面加强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以及各种音像制品等传媒领域的双边合作。笔者在英国访问期间,常常去英国的书店看有没有与中国相关的书籍,很遗憾,在书架上与中国相关的书籍少得可怜,而且主题常常是神秘、异类的中国,这样的片面知识难以铺设平坦的合作道路。总之,传媒影响力属于文化软实力范畴,理应成为中英两国丝路合作的焦点。
得意“制造业”的德意
有人认为,欧洲只有两个国家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一个是德国,另一个是意大利。
德国是当今世界第四、欧洲第一经济大国。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经济表现相当耀眼,被称为欧洲危机的中流砥柱。“德国制造”是德国的金字招牌,代表着品质与卓越。德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是世界第一大机械设备出口国,75%的机械设备产品销往国外。在机械设备业32个产品领域中,德国产品在16个领域为世界出口第一。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和电子电气是德传统四大支柱产业。
德国企业成功的秘诀,是高度重视研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中国企业的短板是渐进性创新不少,但突破性创新不够。“德国制造”对中国的启示是:丝绸之路要有产品可卖,就要做真正有品质、有品牌的产品。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国人却要跑到日本去买马桶盖,一则我们的很多产品缺乏品质,假冒伪劣产品太多;二则我们的产品没有品牌,没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忠诚感和美誉度。因此,致力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要有品牌意识,要做有文化、有社会责任的中国企业。以城市为例,广东阳江是中国“刀剪之乡”,但在广东之外,很少有人知道它。因此,阳江可主动同德国展开刀剪产业合作,打造“中国版的双立人”。
意大利有“中小企业王国”的殊荣,致力于发展中小企业的中国丝路城市应该主动对接意大利。食品、服装、家具是意大利的传统优势产业,俗称“3F产业”。意大利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解决就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类企业吸纳了全国近82%的员工。但目前它们的发展面临难题。一方面,意大利政府外债缠身,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另一方面,意大利人思想相对保守,骨子里有小富即安的思想,缺少创新的主动性。所以,意大利企业的优势不断被外国企业所蚕食。为此,意大利需要开拓中国市场,后者也要积极对接前者。预计会有更多的中国中小企业家前去意大利拜师取经,意大利也不会放弃这个有前途的学生。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也是丝路经济活跃的晴雨表。
保持对“一带一路”的冷思考
首先,不要误读中欧关系。在经济上亲近中国,并不意味着西欧国家在战略与安全上背弃美国。在经贸上充分合作,并不意味着在人权与价值观上,西欧国家会改变审视或刁难中国的标准。西欧国家在人权问题、达赖以及西藏等问题上的干预仍可能影响中欧合作。
其次,要摒弃“一带一路”的宿命论。既不应对它过度政治化,也不能动辄给它贴上宿命论标签,如它将成为“国际关系史上最大的烂尾工程”、或是新版“朝贡体系”等。它的成败与否关键看大家怎么做。当大家汇聚智慧、聚精会神重视它的时候,它已经成功了一半,成功的另一半则是“逐步落地、惠及民众”。当然,中国是这一战略成败的关键力量,前提是想清楚该战略的具体目标,否则,率先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先锋会一个个倒下。
再次,落实推动是关键。中国政府要尽早系统整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各类信息,动态性地提供给中国城市和企业;同时,要把国内致力于“一带一路”的城市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现实需求提供给国外相关国家和跨国企业,让彼此都知道发力点在哪。
此外,组建“一带一路”对口城市。这类城市一方面可以开展大型产品推介会,或者是推动企业进行一对一的谈判与合作。另一方面,它们要加强人文交流,既包括企业、政府,也包括智库、学者。今天的欧洲最缺乏的是活力与创新,中国最缺乏的是国际化的人才与经验,两者资源的高异质性也展现出战略合作的高互补性。
最后,加强中欧“一带一路”协调机制建设。最近,中国政府“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名单首次公布,其人员构成表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包括经济、政策、民族、外交等多重领域;中国政府会加强力度推动双边和多边项目尽早落地。为此,可在中英或中欧等双边或多边框架下建立丝路协调机制,以期取得早期成果;要尽早建立中欧丝路合作的“样板工程”,以发挥可复制、可推广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总之,丝路魅力的基础是中国潜力。中国依然有着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和消费需求。结构转型会激发中国国内市场的新机遇,丝路建设会提升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层次,中欧合作对任何一方而言都是利大于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