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4月21日电(信莲)据英国路透社4月20日报道,中国在松动货币政策的同时,也在加快用改革释放的红利来舒缓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加快推进的上海、广东、天津和福建四个自贸区建设,无疑充当着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的试验田。
尽管四个自贸区功能定位各有侧重,但都被要求在三到五年完成简政放权及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投资贸易便利化及加快金融改革等诸多领域的改革探索,也凸显其为“三期叠加”的中国经济转轨换道争取时间的迫切性。
“整体上看这四个自贸试验区继续以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及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目标。”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周一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
他指出,三个新设的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采用的是同一张负面清单,因此大的方面开放的程度是相近的;而这四个试验区试验的主要目标也是一样的,包括制度创新等。
继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后,中国政府又在去年底批准了广东、天津和福建三个自贸区,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方案,各自功能定位又有所不同。至于三个自贸区的挂牌时间,王受文用“指日可待”作了回应。
在中国公布一季度GDP增速创六年新低后仅四日,中国央行周日宣布普降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加大定向降准力度,昭显迫于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现实,稳增长正成为中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探索改革新样板,上海自贸区资本开放正推进
如果说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国家大战略,那么“三期叠加”(经济处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下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也迫使中国寻求更稳妥的改革方案。运行一年多的上海自贸区扩围及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成为其它三个自贸区可以复制的经验,包括负面清单管理等。
据王受文介绍,上海自贸区第一张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有190项,后来又减少到139项。而刚刚发布的四个自贸区负面清单只有122项特别管理措施,表明开放度又大大提高。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沈晓明在同一场合指出,上海自贸区在过去一年半的工作当中,主要是围绕着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这四个领域的制度创新,这次上海自贸区扩区以后,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试验内容,比如产业预警、权益保护、信息公开、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体系等。
他称,扩区之后将继续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重点包括: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管理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及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当中,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此沈晓明表示,资本项目可兑换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自由贸易帐户,这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才是资本项目可兑换。
“现在完成了第一步,正在走向第二步的路上。第二步我们已经形成了工作方案,现在正在报批的过程当中。”他称。
防控风险是底线
根据方案,广东自贸区将通过加工贸易转型,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和内地区域的产业升级;天津自贸区旨在通过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辐射内陆的发展;福建自贸区则着力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创新两岸服务业合作模式,以此来辐射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上海自贸区通过建设长三角区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来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尽管都担负着共同的改革试验田重任,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结构不同等又决定广东、天津和福建三个自贸区定位有所不同,但防控风险却是四个自贸区共同的底线。
沈晓明就提到,上海自贸区在整个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创新改革的过程当中,将把握三个原则: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坚持风险可控、稳步推进。
“将继续按照这三个原则,积极、审慎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项金融领域关键的改革。”他称。
天津自贸区则以促进京津冀地区优化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为主。该市副市长阎庆民也提到,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建立风险防控的机制,守住风险的底线。
至于如何有效防控风险,王受文做了进一步解释,在外商投资领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的试行办法;在贸易领域,进一步推进口岸监管制度、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创新。
与此同时,严格防范偷漏税和质量安全风险;在金融领域,完善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的机制,构建宏观审慎的金融管理体系。
他指出,对于这四个方案,以及统一的负面清单和自贸试验区国家安全审查试行办法,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以及四省市政府抓紧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来组织实施。
“我们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把自贸试验区试验被证明是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向全国推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并不在于建立更多的自贸试验区。”王受文称。
(编辑:涂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