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题:世界更懂中国经济新政之一

新华网 2015-04-29 13:43:16

  中国政府稳增长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是近期一个全球热门话题。有观察人士发现,不少海外媒体和学者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分析和理解越来越到位。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决策层在不断应对变化,创造条件,以顺利度过目前新旧转换的接续关键期,走好这段改革攻坚之路。

  有外媒提到,在中国决策者的思维中,经济速度与品质,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存在辩证关系,这个东方大国要的是系统性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而不是“看着热闹就跳舞”的冲动。

  在全球颇受推崇的经济类高端刊物——《经济学人》近期再次把封面文章留给中国。这篇题为《寂静革命——中国经济放缓成头条,但改革才是大新闻》的文章给出了这样的判断:正是中国的改革进程让中国经济悲观论无法成立。

  文章提到,中国正在金融、财政和行政等重要领域推行改革。这些改革正在显现成效,配合着债务形势可控、经济驱动由投资向消费转移,以及经济规模巨大带来更多机会等有利因素,中国经济在较低增长速度上的大发展依然值得期待。

  从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看,改革开放促发的中国经济增长新亮点正在出现,新势能有望形成。27日刚刚公布的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表明,虽然总体经济形势仍严峻,但制造业保持增长。从细分行业中也能看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经济产业的增长业绩耀眼。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稳住增长守好底线,是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创造更好的宏观条件;而促推改革开放,又反过来为稳增长带来更多有利工具。李克强总理近期就提到,中国经济当前要顶住下行压力,保持平稳运行,不仅需要运用财政、金融的政策工具箱,更需要更大魄力的改革开放。因为改革会带来最大红利,开放会释放巨大活力。

  中国总理的所思所想,得到了一位美国“大腕”的呼应。美国前财政部长、现任芝加哥大学保尔森研究所所长亨利·保尔森本月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国经济的署名文章。

  这篇题为《中国最好的选择:加强改革而不是大搞刺激》的文章说,“(中国)增速的放缓本身并不是令人担忧的理由”,对于一个10万亿美元规模经济体而言,让这艘大船掉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文章认为,中国需要进行改革,而“北京正在建立一个新的模式,兼容清洁的环境,以消费、竞争和民营部门获得更公平待遇为基础”。

  新华社记者在近期采访中发现,一些海外专家学者对中国政府近两年来出台的各类政策有很强的理解力,分得出层次,讲得出道理。

  “中国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很值得关注。我个人觉得,你们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是从就业、公司等微观层面调整和提振经济,而“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则是从宏观来盘活中国和亚洲经济,意义非凡。”——4月春末,学者范儿的威廉姆·布伊特在北京金融街一间会议室里侃侃而谈。他虽是花旗集团的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但解读起中国问题来头头是道。

  从“松绑”下的简政放权、减免税费、自贸区建设,到“创新”下的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升级”下的打造增长“双引擎”和中国制造2025,到“开放”下的“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从面对经济下行形势的降准降息,到针对“三农”、水利、铁路等行业的定向金融支持和投融资创新……中国经济改革层次丰富、亮点频出。

  加拿大籍华裔投资人弗兰克·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你要是细琢磨中国的政策,还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货币政策,虽然刚刚降准了,但又不同于西方的量化宽松。里面很多定向发力的成分,因为政府非常清楚大范围刺激政策的弊端。”

  有海外人士总结,“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调控和发展的思路与实操有的放矢,系统辩证,更强调以改革开放催动市场内生力量,更多采用定向调控,注重精准发力。这为中国经济集聚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巨大动能提供了保证。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黄磊二胎女儿罕见出镜 盘点娱乐圈明星的"神秘"二胎 赵薇李小璐林志颖生财有道 明星副业响当当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2015上海国际车展

      详细>>

      中巴经济走廊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