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8人办7展 集体亮相为哪般

  原标题: 上海油画雕塑院五十年来第一次雕塑学术系列展收官 8人办7展 集体亮相为哪般

  上海油画雕塑院七个学术展圆满收官,相关研讨会昨日举行。上海油雕院院长肖谷表示,这是油雕院成立五十年来第一次系列个展,是在职雕塑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七个展览采取了政府支持、个人筹集、社会支援和帮助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创新尝试,在上海乃至全国业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于油雕院学术形象重塑起到了好的作用。

  从南到北寻找志同道合者

  上海油画雕塑院七个雕塑学术系列展从去年11月开始陆续举办,历时十个月。

  《去往从来》是本次雕塑学术系列展的收官之作。参展艺术家同时也是策展人的上海油雕院雕塑家何勇想在展览里探讨“雕塑实践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他引入了2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除了已经过世的滑田友、刘开渠等前辈名家外,其余在世艺术家都是他一位位去登门邀请的。

  这些艺术家来自天南海北,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重要学术机构的中坚力量,也包括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老实说,我原来认识的只有三分之一,大家能否来参加,刚开始并不是那么确定。”

  “我并不只是想做一个好看的展览,而是想要思考一个学术问题。”何勇介绍,展览的前期准备时间非常长,每确定一个人,他都会把相关资料拿给其他人看,大家一起商量筹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家钵是在世的参展艺术家里年龄最大的,何勇一直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但苦于不认识他。当他来到北京跟朋友打探消息,说想请孙家钵参展时,大家都觉得不可能。“艺术家都是比较散淡、内敛的心态,孙先生特别不爱凑热闹,但我对他说了我的大概想法,他居然答应了,中央美院的朋友都觉得非常惊讶。”

  “为了保障展览的纯粹性,我没有去找商业赞助。”由于办展经费有限,把这些作品运来的钱都要艺术家自己付。“大家来都是出于自愿,因为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有文化担当意识。”

  通过展览在雕塑界亮相

  除了《去往从来》,本次雕塑学术系列展还包括张新的《“167平米极限”行动计划》,袁侃的《明天的寓言》,朱勇、林森的《万像》,韩子健的《杀千刀》,杨冬白的《移山》,陈妍音的《文件夹——亦远亦近》等。张新用观念在雕塑外延做延伸,袁侃用白色的熊猫表达环保的观念,朱勇、林森探讨南北艺术交流,韩子健把生产模式搬到展厅,打破了美术馆精致的方式,杨冬白将琉璃材料和中国山水画精神探讨融合,陈妍音把一个人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特点……每个展览呈现出油雕院不同的研究块面。

  “我们通过系列展把学术力量体现出来,使油雕院在整个雕塑界有亮相。”上海油雕院院长肖谷说,作为公立美术机构,应该秉承开门办院的姿态,容纳接待更宽的领域,在体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命”文化传统中,对当下文化的终极目标进行认真探索。

  “上海油雕院作为体制内的机构,在目前这样一个市场化大形势下,能够独立地坚持学术展览的举办和研讨,显得非常重要和珍贵。”艺术评论家殷双喜说。《艺术当代》杂志主编徐可直言,7个展览改变了她对油雕院作为学术机构的传统印象。“过去以为油雕院是相对传统的机构,现在发现它是极富创造力的。”

  开门办展览是一个创举

  从前年开始,上海油雕院隔年有一个雕塑展,也会邀请一些院外的艺术家,并且聘请优秀策展人策展。但由于院内的艺术家都要纳入进去,主题性不突出,作品之间往往互相“打架”,好的作品反而不能得到好的呈现。“一开始是艺术家自己提出来,经过讨论,最终以这种个展的方式呈现,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把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潜能在有限程度下最大释放,每个艺术家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方向进行了充分展示。”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说。通过这种方式,油雕院的艺术家和院外的艺术家也起到了实质性的交流。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认为,上海油雕院作为跟各地画院类似的行政建制,能做到打开大门办展览,很不容易,这是一个创举。值得一提的是,7个展览基本都由艺术家自己策划,这也让包括李旭在内的不少专业策展人大呼“危机感”。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

      详细>>

      互联网金融频道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