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23日电(信莲)福布斯中文网23日刊登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吴飞的文章,《家族办公室:何享健与王健林为何选择这种家族财富管理模式?》。文章称,以何享健、王健林等为代表的家族在管理财富方面,正在显露出类似“家族办公室”模式的雏形。而家族办公室是国外非常流行的一种家族财富管理模式。
文章原文如下:
最近有两则新闻,看似无关,实则相连。一则新闻提到来自杭州、宁波、嘉兴的几个浙江“富二代”于2012年一起组建了一个股票共同账户,该账户由多个独立账户关联组成,几个人共同出资募集规模在3亿元左右。这些股东大多为80-90后,年龄相仿,背景类似,刚国外留学回来,便接手了父辈的公司,一方面做实体经济,另一方面用部分资金利润进行二级市场投资。上半年这个账号取得的最高收益在110%-120%左右,但是在股灾初期,他们选择了博一把,而这一博导致了前期的胜利果实消耗殆尽。
另一则新闻与股灾也相关。政府力度空前的股市“维稳”中,其中一项举措是对异常交易的账户采取限制措施。在沪深交易所近期披露被限制交易的34个账户名单,四个量化对冲基金账户与一个叫盈峰资本有关。公司注册于深圳前海,旗下证券投资基金、PE投资基金已达22支,管理资产近50亿元人民币。
更值得注意的是,控股股东叫盈峰控股,盈峰控股持有盈峰资本62%股权。而盈峰控股的实控人叫何剑锋。何剑锋持有盈峰控股91%股权,持有剩余9%股权的另外一家公司由何剑锋配偶控股。
何剑锋是何许人?何剑锋是美的集团美的董事以及创始人和实控人何享健之子。除了盈峰资本,盈峰控股还是易方达基金并列第一大股东,开源证券、顺德农商银行,国内风机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上风高科大股东。盈峰控股的关联方包括美的控股,后者的94.55%股份控制在何剑锋父亲何享健手中。美的控股持有美的集团35.49%,为控股股东。把何享健、何剑锋父子两人对金融投资计算入内,投资延伸到银行、券商、基金、创投等五大领域,涉及2家公募基金、6家商业银行与1家券商。按持股比例计算,控制的金融资产已超过1800亿元。
一直以来,中国富豪家族的财富管理,如果不是因为偶然事件媒体曝光,他们的布局,通常不为外界知晓。这些报道碎片式信息呈现出来的是几个关键词 “家族企业““富二代““金融市场投资”。两则新闻体现出都是投资中暴露出来的“风险”,一个是市场风险,另一个是操作风险;不同之处是一个“组成联合账户投资股票的尝试”,一个是”多方位综合成熟的金融控股集团“;一个是”3亿的“炒股资金”,一个是1800亿的“金融帝国”。
抛开操作平台、操作方式以及规模的差异,两种家族的投资模式其实和国外流行的一种家族财富管理模式“家族办公室”是非常相似的。
如果浙江富二代的模式代表的目前是众多江浙企业家,正在将实业积累的资金,集中进行系统性投资尝试,是一种家族办公室的雏形;那么,家族办公室的模式,在一些超高净值的家族,比如美的的何氏家族,已经被接受并实践,不知不觉当中形成规模。
家族办公室是一个既新鲜,又神秘的词。那么,什么是家族办公室?为什么在中国会有需求?什么样的家族办公室模式更适合中国富豪家族?有什么样的国外经验可供借鉴?家族办公室投资方式如何本土化?
什么是家族办公室?
家族办公室是一个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专注于一个财富家族的投资及私人需求等事务的私人公司。超高净值家族的财富管理不仅局限于财务问题,还有很多软性问题,比如是家族和睦、家族教育、慈善、礼仪、管家服务等财富管理功能。
比方说,国内一家家族办公室声称的服务体系中包含有一百多项服务,其中与财富相关的约占20%,另外80%的服务与财富没有直接关联。总而言之,家族办公室可以提供任何让富豪家族心动的服务。如果只服务一个家族的家族办公室叫单一家族办公室,服务两个以上或多个家族的家族办公室叫联合家族办公室。据估计,截止2010年全球单一家族办公室总数在2,500至3,000个之间,管理资产超过1.2万亿美元。联合家族办公室数量约为150,管理资产4,000亿美元左右
家族办公室的根源据说可追溯至十五世纪左右在欧洲的十字军东征,贵族带兵打仗前将财富委托其他贵族帮助打理,由此形成常态之后出现了一些专门为贵族打理财富的机构。18世纪的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长期的繁荣,也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随后不久出现了专门为在此期间暴富的家族管理财富的商业机构,称之为家族办公室。从发展的历史,欧洲和北美有很大差异。欧洲家族家族办公室服务已经发生几代传承的家族,承传家族事业、资产,以及核心价值。这类家族办公室的治理体系更为精密,家族的连续性、凝聚力都是这种家族办公室的重要特征。美国富豪家族时间更短,注重的仍然是财富增值。所以家族办公室的宗旨在于为家族所有者提供统筹合理、管理规范、标准一致的投资流程。与美国类似,中国很多家族财富仍然掌握在第一代财富创造者,关注财富增值,传承压力小,对于家族事务,如家族治理,兴趣不大。能实现财富保值和增值的投资型家族办公室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是中国富豪家族的选择。
在中国,什么人会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成立家族办公室呢?最普遍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家族面临突然发生的资金流动性。这些情况包括出售家族企业,资产证券化,IPO或其他重大财富转移事件会创造出来的流动性。
比如说,一个家族企业拥有一家控股公司和多家子公司。这个家族正在实施精简战略,出售旗下一些实体,从而退出某些市场,集中发展其他核心业务领域。如果核心业务无需追加投资,这时候家族需要考虑有一个平台管理这些突然变现的财富。
另外一种情况是家族将财富视为一个全新的商机,而并非仅仅是家族的资产。设立家族办公室纯粹是一种商业追求,遵循“财富增值”投资指令。刚才提到的浙江富二代和美的何氏家族的金融投资都符合这样的情况。因为投资的重点在于增值,这种家族办公室往往专注在证券二级市场或私募股权等风险投资行业。大连万达集团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也成立一家专注股权投资的公司,叫普思投资。这也是其中一个例子。王本人也认可普思作为王氏家族的家族办公室。
为什么中国富豪往往会选择家族办公室?
但是,为什么中国富豪家族不考虑将财富委托给私人银行或财富管理机构管理,而要设立自己的私人投资公司来管理呢?
这里有几方面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和中国的文化相关的。
首先,很多家族秉承的是中国“人怕出名猪怕壮”“财不外露”的思想。不希望将自己财富隐私向外人透露。其中一种办法就是采用不同的机构打理财富。国内的一份私人银行客户的调查报告揭示,可投资规模在1000万到1亿的客户将财富分散到平均2.5家私人银行,1亿以上客户平均使用2.85个家私人银行。另外一种办法就是采用完全隐蔽的私人投资公司。
其次是信任问题。国外富豪家庭经历几代传承,财富管理观念根深蒂固,有专业人士管理,他们乐享其成;而中国的新富习惯掌控每一个细节,对职业经理人抱有有限的信任感。浙江富二代的例子中,由于股东不是专业的投资人士,团队从江苏一家大型券商雇了一个操盘手。但是,决策流程采用的确实一种共同决策模式。新闻提到“当其中一个人提出买卖个股意见时,必须统一商讨,然后交由操盘手进行基本面分析,只有半数人以上同意,才可进行操作。”其实这里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因为自己不专业,所以交给专业人士,但又要亲力而为,不愿放权。
另外,信任问题体现在采用自己的投资公司而不是财富管理机构,家族希望和代表自己利益,而不是代表某机构利益的投资顾问合作,因为机构的顾问的目的往往被理解为销售产品而非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原因从投资有效性角度来理解。
首先,对于富豪家族而言,资产分散于多家金融机构,可能会导致各家机构只能接触到其一个投资侧面,缺乏对其整体投资组合的理解。其次,分散的投资组合并没有达到实际性的分散投资,因为各家金融机构的组合可能并无本质区别,增加了家族识别其资产配置的难度。另外,一个灵活度高、量身打造定制的投资平台,更加有利于筛选与家族的价值观、投资信念保持一致的专业经理,发挥出协同作用。最后,整合资产、扩大规模后的集中投资使得投资机会也更加丰富,谈判当中的议价权也更强。不难想象,个人的500万和集中10个亲戚的500万在寻求投资机会时会有多大的不同。
家族成立自己的投资机构,这些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在投资策略是否存在很不一样考虑?
确实不一样。家族办公室运营的时间跨度通常比传统的机构投资者更长,它不仅是四分之一世纪乃至一个人的一生,而是一个家族的几代人。家族办公室在资产配置方面的自由度和灵活度相对更大。所以,家族办公室应该考虑的相对长期的投资策略,并不应该追求短期的终值;长期稳定的增值的理念很重要。
举个例子,《福布斯》杂志从1982年开始每年发布资产净值排前400位的美国富豪榜单。1982年入榜的最低净资产额为1亿美元,但要在2008年仍能保留在榜内的话,他的资产要增长至13亿美元。从1982年榜单发布以来,到2008年只有31位富豪一直保持在内。如何能做得留着榜单里呢?很简单,1982-2008年,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是9.63%,也就是说从1982年开始持有标普500指数一直到2008年,1亿美元可以增长到12亿美元。但是,如果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你,如果因为判断错误或者甚至阴差阳错,不幸错过了50个表现最佳的交易日,你的投资的变现会是怎样呢?你的业绩将会很差,跌至1%以下。值得注意的是,50个交易日仅占到这段时间总长度的1%,错过这点时间是很大概率的事情。所以说,长期投资将有助于避免市场择时误区,在稍低的收益确保长期财富的增长。
另外,家族办公室无需遵循机构投资者,比如公募基金必须遵守的严格指令、申报规定、规则和法律规定。比如说,大部分公募基金只能持有投资级别的固定收益债券;不能做空;不能投资其他另类产品。基金每年都要对外公布披露持仓情况,在面临投资者压力的时候可能被迫其将投资重心转向短期目标。相比较,家族办公室这方面的压力少太多了。
戴尔家族办公室是如何成功的?
因为在中国现阶段,富豪家族更加偏好的投资型的家族办公室。我们先给大家举一个这种类型的较为成功的家族办公室案例。戴尔(Dell)家族办公室是一个典型的投资型家族办公室。戴尔电脑是IT行业的一个传奇故事。公司上市后,迈克尔戴尔通过高盛的私人财富管理部门管理他的财富。当资产规模逐渐增大时,他愈发觉得需要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来管理。
机缘巧合,在一次与高盛的两位高管的午餐,两位高管谈起出来创业,戴尔说你们干脆过来帮我忙。然后,两位合伙人和家族花了很长时间取得一致的价值观;既以长期资产增值为首要目的,并在其基本理念指导下寻找有能力的资产管理团队作为合作伙伴。
从1998年的4亿美元起步,如今的戴尔家族办公室在纽约、洛杉矶、伦敦均设有办公室,聘请了100多名全职员工,管理的资产总值估计超过130亿美元。家族办公室下设5个投资方向团队:股票投资团队,特殊机遇投资团队(比如近年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就是一次特殊机遇,这个团队投资了欧元区边缘国家的国债),不动产投资团队,私募股权投资团队,合作投资团队(这个团队主要投资到第三方对冲基金)。
戴尔家族办公室的资本市场运作不仅使得戴尔家族财富增值,同时减少戴尔公司业绩波动带来的戴尔家族财富的影响。比如说,2002年戴尔公司年净利润增长率为-42.8%,戴尔个人财富净值年增长率14.3%,两者关联度很低,甚至负相关。2013年,戴尔家族办公室帮助迈克尔戴尔寻找资金和交易伙伴,收购公司上市的股份,完成戴尔公司的私有化。
家族办公室投资方式如何本土化?
跟据案例结合到适合中国富豪家族需求和市场环境的投资型家族办公室的探索,下面有两点建议供参考。虽然江浙一带的实业家族通过自行设计的平台和操作方式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但是要保证长期、有效的持续发展,成功家族办公室总结出来的经验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首先,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平台和模式,家族投资须有统一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目的。
投资理念是指导和推动投资决策过程的各种价值观、原则、信念。统一的理念可以帮助避免因为专业资产管理人员的流动很有可能给家族带来财富管理的间断和错位。
简单说,专业人士流动性高,不至于换了一个基金经理,所有投资原则都要换。统一的理念可以确保资产管理专业人士与家族成员应当共同分享一致的价值观。专业人士的投资策略是在家族的理念和原则下制定和实施,而不是家族投资被基金经理的理念牵着鼻子走。
这样,基金经理不至于要么挣到的是你不想要的钱,要么挣不到你想要的钱。在戴尔家族办公室的例子中,迈克尔戴尔当年与两位创始合伙人首先用了两年时间来确定家族办公室的投资理念。主要投资理念归纳为:投资分散在很多不同行业,但避免过于分散;既有追求稳定收益的房地产投资,也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殊机遇投资;既不完全属于资产管理业务,也不完全属于对冲基金业务;总而言之,尝试着竭尽所能地创造财富。
投资目的是指富豪家族为其财富设定的功能性目标。既包括例如为后代增长资产,可持续发展和回馈社会等宏观的目标。也包括例如在特定期间内获得特定的投资回报的具体目标。戴尔家族办公室在于保证家族财富保值增值的同时,还能将一部分利润贡献为戴尔家族基金会的经费,以支持戴尔夫妇的慈善活动,从而增加家族社会资本。
其次,尽量使得家族办公室投资功能专业化。
专业化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家族财富和家族企业相互独立。戴尔家族办公室与戴尔电脑公司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法人实体,除了迈克尔戴尔本人以外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首先,在资金层面,戴尔家族办公室只是帮助迈克尔戴尔把家族资产配置于IT行业之外,实现分散投资;其次,在人员层面,家族办公室里所有的合伙人均是金融领域的资深经理人,没有一位戴尔家族成员或戴尔电脑公司高管。同样,在美的的例子中,尽管身为创始人何享健的独子,何剑锋并未接管美的集团偌大的资产。何享健在企业管理上一直在去家族化,但在家族财富管理上确坚定地由自己家族人员掌控。实现家族财富管理和企业管理分离。
第二,投资经理的专业化。成功的家族办公室一直在执行这个原则。戴尔家族办公室初始的两位合伙人都拥有炫目的职业生涯,堪称金融界的“蓝血贵族”。他们曾经是高盛公司的高管。一位是高盛合伙人,掌管高盛私募股权基金和高盛高管及员工的私人投资基金—石桥路基金(Stone and Bridge Street Funds);另外一位是冲基金管理的专家,负责对冲基金中特殊状况投资。
在美的的例子,盈峰资本被限制的三个量化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它的量化投资总监张志峰,张志峰拥有纽约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斯坦福大学数学系博士后学位,且具有多年华尔街投资经验,曾在世界两大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及巴克莱任职固定收益及衍生品全球研究总监。
相反的例子,江浙富二代团队虽然聘请了一位专业操盘手,并承诺给予20%的业绩提成,但没有给予完全决策权。其实如果承诺20%业绩,直接将资金交予市场有良好业绩记录的大型私募基金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第二点建议与家族办公室架构有关。在国外,一个家族通常需要拥有2亿至3亿美元的资产,才能创建单一家族办公室。大多数的富豪家族至少要有5亿美元的资产规模,才有必要在其家族办公室内部建立一个综合一体化的投资平台。
精简式的家族办公室在中国是有很大的市场。可以考虑采用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中国家族在实体企业以外设立由家族控股的投资公司、投资基金或者其他投资主体,聘请各领域的专业人士管理。另外一种模式,在家族企业内部设立了投资发展部/战略投资部,从事主营业务之外的投资。人员配置可以是兼职,甚至由企业内深受家族信任的高管及员工兼职承担,例如财务工作由公司CFO及财务部承担。这种模式,投资及咨询方面的职能主要通过外包的形式,由外部专业机构提供。
这样,外包服务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将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商机。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机构也设立了家族财富管理部门,可以考虑提供类似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三种核心外包服务。首先,投资咨询师,为家族办公室提供投资政策制定、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结构、经理人遴选以及业绩报告和分析方面的咨询。其次,资产经理或经理主管的职能,管理独立账户或者集合投资工具。第三种服务可以是以上两种的结合。下面可以通过一个案例分享成功的经验。
这个例子也是来自于新闻报道。关于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针对超高净值客户及其家族企业提供一种新兴业务模式。 A先生家族从以医药制造与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帝国,称T集团。A先生作为控股股东的一家公司已成功上市。近几年,N公司股价始终在低位徘徊。艾先生迫切希望,从T集团选择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进而提升N公司市值。但T集团内部,各产业板块之间关联担保等障碍未解,资产重组始终无法实现。
A先生找到民生银行私人银行,民生银行私人银行给出“并购基金市值管理”型家族基金方案。此家族基金的运用,主要包括资产隔离和定向注入两大环节。首先对T集团进行不同产业的股权分离,把矿产业务从上市公司隔离出来,迅速理清关联担保关系。然后,选取核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资产可放在家族基金控制下运营一段时间,避免资产注入后出现重大不确定性,给N公司业绩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家族基金的安排,N公司避开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直接并购的繁杂程序和限制。
我们可以将家族并购基金看做A先生家族办公室的一部分功能。运行一个并购基金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和专业人员的配置。但这些功能完全可以通过外包方式交由专业的机构承担。除了金融规划师咨询服务,民生私人银行同时作为并购中很多重要功能的执行机构。比如说,并购当中产生融资需求。私人银行可在整合银行内外资源,比如说利用A先生海外资产帮助获得海外优惠资金,节省资金成本。除了银行本身的服务,并购中涉及到的税务、律师、会计都可以通过外包完成,在这个例子中是在私人银行里一站式完成。私人银行就是一个平台,家族办公室需要的功能可以通过外包方式获得。
总而言之,家族办公室在中国属于新鲜事物。但是,伴随着中国富豪家族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他们对财富管理的意思不断成熟,这类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基于中国家族所秉承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况下,精简式投资型家族办公室将能满足大部分家族的需求。家族办公室的投资功能可以采用外包方式,这也将给财富管理机构创造巨大的商机。
本文作者为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副教授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