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9月25日电(记者 王晶晶)霍尼韦尔为8月在中国市场上市的东风雪铁龙新C4L轿车提供汽油涡轮增压技术,这款车型搭载的1.2升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曾于六月份获得2015年1.0~1.4升类别的“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
“中国政府已提出了在2020年实现百公里5升平均油耗的明确目标。我们期待在中国市场看到更多类似新C4L的发动机小型化车型。为此霍尼韦尔已做好了充分地准备,将为中国车企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应对提升动力和满足油耗标准的双重挑战,” 霍尼韦尔交通运输系统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金晨海先生说。
霍尼韦尔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柴油发动机得益于其更低的油耗和碳排放,将在轻型车辆销售市场继续占有接近20%的份额。到2020年,在最新清洁柴油涡轮增压技术和后处理技术的促进下,柴油发动机在北美市场的渗透率将达到7%。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常态,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与能源和环境的矛盾相协调。中国日报网记者对金晨海先生 (以下简称“金”)进行了独家专访,他将与读者分享霍尼韦尔交通系统对全球及中国涡轮增压市场的预测以及霍尼韦尔在中国市场的最新举措。
1、我们了解到贵公司六月份一款低排量涡轮增压器获得了一项大奖。今年8月最新上市的雪铁龙C4L,四月份在中国上市的标致308S和408,都是采用的这款增压器,能否请您向我们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这款获奖产品?您有没有考虑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汽车制造商呢?
金:这款获奖的发动机是搭载了涡轮增压技术的PSA标致雪铁龙1.2T发动机,获得的奖项是全球2015年年度发动机大奖(1.0-1.4L类别)。目前,这款1.2T发动机,已经在中国上市了。这款发动机得奖的主要原因是省油、加速性能好,其次就是起步非常有力,在发动机1000转的时候,即点一点油门,它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我们正在和国内多家整车厂合作开发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平台。已经量产的,由我们提供增压技术的乘用车品牌,包括很多国际客户和本土客户,如通用、上汽、斯巴鲁、菲亚特、标致、雪铁龙、吉利、长城、奇瑞、江淮等等。单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就至少有9款新车,包括SUV和家轿,用了我们的涡轮增压器。
乘用车方面,我们和国内主流整车厂,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都有非常好的合作,涵盖了瑞系、韩系、美系、欧系等全球品牌。
国内的,像吉利、奇瑞这些已经都有量产车,你接下来会看到的,就是国内增长最快的本土车企,我们跟他们都有合作。
2、目前霍尼韦尔涡轮增压器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有多少?
金:在中国,我们预测接下来的5年,乘用车将以每年20%的复合增长率推进涡轮增压的普及,而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增长,远高于这个平均值。
3、您觉得是哪些主要原因促成霍尼韦尔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的成绩?或者说,跟其他同类型公司相比,霍尼韦尔的优势在哪儿?
金:第一,创新永远是我们的DNA。霍尼韦尔以创新作为发展的源泉,我们具有非常强的航空航天技术能力和科学储备,其中一些关键学科,包括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轴承技术方面,都和涡轮增压相通。所以我们航空航天集团的实力是涡轮增压技术的一个创新源泉。
第二,我们在中国有East for East(东方服务东方),也就是说有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产品和平台。我们针对中国市场的一些特点,度身为中国市场来开发一些产品,不光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是把技术和平台开发都国产化,所以我觉得在国产化方面我们做的比较彻底。
第三,我们公司的宗旨。我们公司现在比较注重的叫BCC,即Becoming the Chinese Competitor,是指要成为具有中国式竞争力的企业。
4、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常态,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与能源和环境的矛盾相协调。针对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霍尼韦尔在未来的涡轮增压器研发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吗?
金: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汽车行业有可能会进入微增长,不会像以前的高速增长,但是会更加讲究质量和效率,信息化和智能化这有可能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霍尼韦尔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我们考虑的是怎么样能够减少油耗和排放。今年,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口号是畅享深呼吸,我们整个集团研发了很多净化空气的产品,不但有家用的,还有车用的净化产品。
我们的涡轮增压技术是一个非常成熟可靠,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高效率的技术,跟其他一些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相比,涡轮增压技术可以以一个相对较低的成本去帮助中国车企应对目前很强的油耗排放的压力和需求。
涡轮增压技术能够为汽车提供更好的动力性,帮助提高汽车的加速性能,并且我们60年的历史经验和技术创新证明它的可靠稳定。一台涡轮增压器,在使用寿命上是和发动机等长的,而且它不需要额外的维护保养,对于用户来说,非常方便。
5、我们了解到目前国内有部分乘用车开始烧柴油,欧洲和美国市场都有一定比例的汽车也是烧柴油的,您能介绍一下乘用车烧柴油的问题吗?您这边有关于烧柴油的乘用车在中国市场的比例吗?
金:因为柴油的储能密度和热效率更高,它的燃油经济性要比同功率的汽油发动机高25%左右。欧洲基本上50%的乘用车都是柴油车,包括奥迪的Q5,Q7,奔驰的顶配,宝马7系列这些豪车,都已经采用柴油发动机。随着柴油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柴油的尾气排放也越来越清洁。满足欧6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采用DPF(颗粒物捕捉)等后处理技术之后,清洁柴油发动机的排放的气体可以优于房间里的净化空气。
乘用车烧柴油的比例在中国的确不是很高。以前政策上并没有明确鼓励,因为当时的柴油供给比较紧俏。现在的情况跟那个时候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是由于采用更新的技术柴油车的油耗在进一步的下降。二是由于乘用车使用量上升的非常快,所以汽油的需求非常大,汽油供给也带动了柴油的供应。所以,就具备了乘用车柴油化在油品供应方面的条件。
在上海,柴油车的销售在整个城区也是非常好的开始开放了,上海在今年的第四季度就会开始采用柴油版出租车的推广。
6、目前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您觉得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对于贵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吗?
金:你说的挑战,我倒不觉得是挑战。我们支持新能源车,我们支持进一步的技术,在新能源方面,我们有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我们觉得电动车并不是真正的零排放,因为电动车需要电,电哪里来的呢,在中国目前我得到的这个数据,至少是70%以上的发电是煤电,以前都是要接近80%,现在我们的电力也在做优化,所以煤电下降到70%。煤电这个情况就带来了电动车里用的电,而煤电产生的过程并不能做到真正的零排放。
7、您认为中国目前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是否给贵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机遇呢?
金:过去数年间,中国已经加大了在东南亚、中亚等地的贸易和投资,我们霍尼韦尔集团层面也与中国客户一道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东南亚等地有业务发展。
现在中国领导层提出希望推进到新的水平,创造更好的基建。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机会,包括在安全、能效等领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增强在中亚、中东、东南亚的业务,也将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这些国家往往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受限于地理位置、基建和运输条件,对资源的利用有限,中国是这些资源最大的市场。基建完成后,这些国家之间在贸易领域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8、自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下行压力。今年上半年,GDP增长已经下降到7%以下,制造业也面临着通缩的压力。您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 在这种形势下,贵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战略是什么?
金:中国是一个不得了的市场,中国现在是霍尼韦尔最好的市场。很多公司对中国经济数据都比较悲观,7%的增长。中国经济适当降速是好事,而且恰如其分;在华外资企业不应幻想中国经济增长还能重返11%至12%的水平。对我们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仍然为全球提供最大的增长--中国贡献24%,意味着中国每年增长一个印度尼西亚。
作为一个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的增速能够创造出来的“蛋糕”,比一个4万亿美元经济体10%的增速所能创造出来的要大得多,还是有很多商业机会。中国7%的增速对很多国家来说已经是奇迹了。中国未来发展会从多个层级展开,一些地区已经非常发达,一些地区仍需发展。我对中国未来发展非常乐观,中国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新的商业秩序。
如果你问中国人什么问题他们最关心,空气、水、食品安全都是他们首先考虑的。这也是我们目前在霍尼韦尔正在做的,包括交通这一块业务,我们的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帮助汽车产业更好地节能减排,同时帮助终端用户提升驾乘乐趣和燃油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