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如何从散户思维转向机构思维?

来源:中国网
2015-09-25 11:06:52

要想摧毁自己的投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频繁交易。

频繁买卖、高抛低吸、情绪化交易等特征,是A股散户众多共同的特点,在股市大起大落下,“羊群效应”造就牛市疯狂“看好”、熊市中一再多次“深套”。A股散户走出这种怪圈还有多远?

大户变中户、中户变散户

中登公司最新公布的8月数据显示,7、8两月有154.89万人身价在10-50万的投资者从证券市场消失了,资产规模在100万-500万元的投资者人数,短短两月蒸发51.94万人。市场将这种急剧蒸发的财富效应,概括为“营业部上演大户变中户、中户变散户”。

A股“散户化”,用数据来说明,按账户市值计算10万元以下账户数超过75%,证券会新闻发言人亦公开表示,自然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90%左右。

以至于伦敦金融城市长叶雅伦近日指出,“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大部分交易来自散户,这使得在一定时期内,股市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非常正常的。”

“当下这个股市,正在经历资产证券化、散户机构化、决策数据化。”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9月21日在北京鑫星伊顿连锁企业揭幕仪式上表示,上述的趋势转变,将引导A股投资者走向以数据、机构为特征的时代。

“过去的中国股市,尽管每个人都高唱价值投资,实际上股民依靠的只是信息和资金优势,即内线交易和坐庄。”金岩石表示,长期来看,技术优势一定会占据主导,投资需要依赖大数据工具进行决策。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介绍称,其研发的鑫星伊顿六屏数据分析系统,系统预示今年6月股市大跌,而事实得到了验证。作为鑫星伊顿首席技术执行官,杨健认为在散户化的时代,技术的领先是长期投资之路的优势交易策略。

从散户思维走向机构思维

“以2012年为转折点,楼市投资的黄金时代结束,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家庭财富证券化的时代。”金岩石认为,美国的家庭财富总量中70%以上是证券化资产,而中国今天不到10%,76%以上都是房地产,借鉴先进国家经验,中国必然会开启资产证券化进程,也预示中国证券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

在股票繁荣的浪潮下,上证指数快速冲到5100点,而后下跌到3000多点,“消灭”了相当不少的散户,其中不乏市值过百万级资产的用户,利用“配资”爆仓而回到“解放”前的亦不在少数。股市大幅波动情况下,“散户化”积弊严重,甚至出现机构行为“散户化”的私募、公募与券商资管。金岩石直言,作为投资者,应该将自己从“散户”中解放出来。

杨健告诉记者,在市场波动情况下,市场不是很有效,投资者的市场配置就很重要。这要求投资者不能用单一的基础分析来判断市场,涉及到策略性的投资方法和工具,需要进行配置,这就要求投资者的分析工具、技术分析能力提升,让策略能够应对长线、中线和短线投资。“以技术为导向的交易时代正在来临”,杨健说。

在21日召开的北京鑫星伊顿连锁企业揭幕仪式上,公司管理层表示,以基金管理会员招募的创新模式的俱乐部,目前全国超过50个,以“一个平台,两个连锁”的创新理念将带动未来金融交易的创新,让更多的能够承受风险、具备大额资产的投资者,进入到长期投资领域,尤其包括基金领域。利用技术优势、投资工具与鑫星伊顿投资理念,完成投资从个体思维到大数据思维的转变,也进而促成中国证券投资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