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刚
2014年中国GDP增速7.4%,创24年来的新低。2015年两会,中央政府继续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将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这使得一些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热情再度高涨,“崩溃论”、“悬崖论”等的声音再次甚嚣尘上。
有趣的是,往往海外“空军”集中发力,轮番轰炸,高调唱衰中国经济的时候,各媒体总是在抛出悲观论调之后却无视预判落空的尴尬。更有甚者,在国际资本不可告人的目的背后,媒体和机构口中喊“空”,却钱包装“实”。最典型的事例,是本世纪初,海外“空军”高喊中国银行体系“技术性破产”,并悲观预言这将拖累中国经济步入深渊。可随着中国新一轮银行改革的推进,中国银行业的健康指数领先全球,那些看空的机构反而因此赚得盆钵皆满。唱衰机构深谙“说一套,做一套”的精髓,预言“大师”们背后的动机实在值得怀疑。
不过,认真分析,那些影响中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负面因素的确是潜在的危机。譬如:经济增速持续滑落,是否可控?稍有不慎,“硬着陆”的危机仍然存在;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仍未摆脱,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不足将拖累经济增长的活力;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将考验经济景气程度;房地产、地方债务、影子银行、国企垄断等问题仍对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等等。
如何客观看待中国经济?笔者认为,从常识上判断,把握几个基本经济现象,就能得出一些结论:
一是通过新常态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深化互联互通和推进“一带一路”等发展规划以及点对点的精准政策调控,有理由相信,政府宏观调控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有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发展情况中从容应对。
二是经济结构转型中出现的一些良性变化,可以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新潜力和新动力。例如,自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后,服务业对中国经济总量的贡献进一步提高,2014年达到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在转型中加快了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再如,201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6%,这表明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展现出新的活力,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正逐渐增强。通过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税制改革等措施,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消费潜力。
四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任务尚未完成,地区差距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6亿进城农民工需要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权利,1亿城市棚户区居民需要改善居住条件,2亿边远地区人民需要彻底脱贫,未来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有将近7.5亿人生活在城镇,这些人将进一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将从供给上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将对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提出新的需求。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五是市场经济改革还没有到位,在人口红利逐渐消散的同时,改革释放红利的空间依然巨大。
当然,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仍十分严峻。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这表明中国政府对现阶段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是有充分认识的。
2014年,中国GDP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在这一体量下再追求高速度是很难持续的。随着增速回调、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运行中出现许多新现象、新特征,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提质转型的新常态。在这一新常态下,唱衰中国经济不过是再一次别有意图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