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5-12-31 09:24:34

2015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2016年9月,中国将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图为空中俯瞰杭州钱江新城。

2015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图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标识。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5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11月15日至16日,G20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图为G20峰会媒体区的一块背景板。

2015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11月30日,IMF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图为IMF总裁拉加德(右)接受采访。

2015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

2015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启动加息,纽约股市三大股指上涨。

2015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12月19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闭幕,各方在一系列贸易谈判中达成历史性成果。

2015经济日报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12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落下帷幕。

2015年,世界经济的列车在崎岖的复苏之路上蜿蜒前行,增速放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火车头作用显著,备受各界关注。总体看,今年的世界经济各项指标喜忧参半,全球增长格局继续分化,各国就业市场有所改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探底,部分经济体通货紧缩风险加剧。国际贸易持续低迷,区域合作取得一些进展,国际直接投资有所恢复,跨国资本流动相对活跃,主要国家汇率波动加大。全球总债务水平仍处历史高位,金融市场跌宕起伏。

为使广大读者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一年的进程,经济日报日前评出“2015十大国际经济新闻”。本次评选活动采取网上投票方式,广大读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登录中国经济网http://intl.ce.cn/zhuanti/2015/gjxw/,查阅备选条目,按规程投票,投票结果结合专家论证,最终选出今年的“十大国际经济新闻”。

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十三五”规划建议 为全球带来新机遇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就业、消费、居民收入、能耗等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出增速换挡、结构优化与动力转换有序推进的发展势头。在国内外经济共同转型、世界市场需求低迷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实现7%左右的增长来之不易。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器,而中国推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让全球看到了搭上中国改革发展快车的新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中国力量。

亚投行受到积极响应有望弥补亚洲基建缺口

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代表在北京出席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标志着成立亚投行及其日后运营有了各方共同遵守的“基本大法”,迈出筹建最关键的一步。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亚投行在法律意义上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G20达成多项共识

携手合作成主要趋势

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西南海滨城市安塔利亚举行。与会各方就实现经济包容和稳健增长、打击恐怖主义和应对难民危机等问题达成多项共识。分析人士指出,峰会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及通过的相关措施,显示了全球主要经济体期望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决心,释放出有利于提振信心的积极信号,这对推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阐释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可靠保障,展现了中国的自信,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信心。

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

凝聚各方最广泛共识

12月12日,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这一协定内容丰富,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协定起到了衔接2020年前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和2020年后加强切实行动的作用。中国对协定达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多个国家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为大会成功奠定了基础;中国公布了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受到各方关注和赞赏;习近平主席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并一直关注谈判进程,在大会闭幕前一天还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表达了达成协议的强烈政治意愿。

TPP贸易协定达成批准落实存政治阻力

10月5日,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迈克尔·弗罗曼宣布,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秘鲁、智利、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越南等12个国家达成“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TPP)基本协议。这是美国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达成的最重大贸易协议。该协议同意大幅降低投资、贸易壁垒和确立新的商业规则,并希望以此为样本重塑亚太乃至全球贸易规则,但协定不包括中国、印度等重要经济体,能否最终获批落实仍面临着一定阻力。专家指出,达成协定只是TPP批准落实整个漫长过程中的第一步,接下来谈判官员将继续展开技术性工作以敲定完整的协定文本内容,然后递交各国领导人正式签署,再送到各国立法机构批准,最后才会付诸实施,整个过程可能会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

人民币“入篮”

中国与世界共赢 迈出新步伐

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将成为该货币篮子中除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外的第五种货币。这标志着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正式得到国际机构认可,也将对中国金融改革和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中国和世界共赢的历史性一步,对中国和世界来说是双赢之举。人民币“入篮”有利于中国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是一个共赢的结果。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

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

12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25%至0.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06年6月以来首次加息。分析人士预计,未来美联储将采取谨慎和渐进的加息步伐。从整个加息周期来看,美联储加息对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对新兴市场外溢效应仍将持续受到关注。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潜在冲击使得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美元既是美国的主权货币,也是国际储备货币,这意味着美国以国内经济运行状况为依据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时,可能出现负面外溢效应不容忽视。

中非合作论坛圆满举行

中非关系 掀开历史新篇章

12月4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举行。这是中非关系史上第二次峰会,也是首次在非洲大陆召开的中非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50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相聚南非约翰内斯堡,围绕“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会议主题,共同绘制中非合作发展的宏伟蓝图,中非关系掀开历史新篇章。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做强和夯实这“五大支柱”,将为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实现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世贸组织第十届部长会举行

全球贸易谈判 收获历史性成果

12月19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闭幕,各方在一系列贸易谈判中达成历史性成果。会议通过了《内罗毕部长宣言》,就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切的农业出口竞争达成共识,162个成员首次承诺全面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并就出口融资支持、棉花、国际粮食援助等达成了新的多边协议。其中,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协议的达成是发展中国家的胜利,对提高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油价跌势难止

大宗商品价格走低

在全球市场供大于求、美元持续走强的背景下,国际油价持续走低,2015年下跌约30%。市场普遍认为,低油价将成未来的新常态。此外,整个大宗商品市场都是阴云笼罩。跟踪22种原材料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今年以来跌幅超过24%,较2011年4月时的高点175已经“腰斩”,距离2008年6月时的历史高点233相去甚远。反映全球海运情况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今年甚至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