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 柯拉德Tim Collard(英国)
从2013年习近平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建议,到2014年10月意向创始成员代表共聚北京签署备忘录,到如今即将举办正式启动仪式,亚投行的启动过程与其他国际合作机构相比堪称高效,当然这要归功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亚投行的“首发阵容”包括57个成员国,最大领导者和投资者“花落”中国,这与该国实力、地区地位乃至全球地位相吻合。
中国在亚投行“一把手”的地位从其启动仪式的安排中可见一斑。习近平主席将在1月16日的启动仪式上致辞,李克强总理也将在亚投行理事会成立大会上发言。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将持续三天,届时,中国领导和专家们有机会与其他成员国的相关人士进行深入交流。
亚投行的使命十分广泛。从广义上讲包括动员社会资本协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解除基础设施方面不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去年12月,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表示,亚投行初期的重点融资领域包括能源、交通、城乡发展和物流,并逐渐向教育、医疗和整体社会发展延伸。
在中国最早提出亚投行筹建建议时,有人担心发展银行数量繁多,可能导致低效竞争、机构重叠等弊端。这一关切不无道理,但前提是领域内机构缺乏协调与合作。不过亚投行项目团队与其他发展银行的通力合作使人们的疑虑烟消云散,毕竟在基础设施开发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此外,各机构也应该加强项目合作,从而实现“风险共担”。
几天前,亚洲开发银行(ADB)行长中尾武彦表示对亚投行的启动表示欢迎,并认为两大机构的相互合作能够开启双赢之路。2015年,中尾武彦曾会见亚投行侯任行长金立群,双方交换意见并协调各自目标。两大机构指导原则高度一致,在优先发展基础设施过程中又十分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
中国是亚投行的第一大股东,整体注册资本预计为一千亿美元,已发行资本高达500亿美元。亚投行启动第一年预计将发行1亿到5亿美元的债券。在全球经济面临很大变数的今天,这无疑会对中国带来沉重的负担,但中国的全球发展其实是与国内经济需求十分契合的。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亚投行牵头的基础设施项目恰恰是中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一大出路。此外,从长远来看,邻国的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则有利于外贸的发展。
显然,亚投行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领导人的担当与承诺也预示着亚投行的发展定会一马平川。在过去四十年间,中国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发展。如今看到中国的经济实力更多的投入到了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通过务实的跨国合作促进地区和全球安全,这对那些害怕中国崛起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剂强有力的“定心丸”。亚投行万岁!(译者:郭翊明)
(作者蒂姆 柯拉德为前英国驻华大使馆政治官员,国际政治评论员。现为中国网专栏作家,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原文链接:AIIB opening - a beacon of 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