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21世纪:全球新秩序的重构时代

2016-02-05 10:06:35
分享

欢迎走进21世纪:全球新秩序的重构时代

2016年一开年就风高浪急。中国股价下挫,引发了全球市场动荡。这个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引擎,似乎熄了火。国际油价骤然下跌,将石油输出国推向危机边缘。朝鲜则要展示其“核肌肉”。而在欧洲,难民危机持续发酵,掀起了有害的民族主义浪潮,而这可能导致欧盟分崩离析。雪上加霜的是,宗教恐怖主义的威胁和俄罗斯“新帝国主义”的野心。在这样一张几乎囊括了一年中所有可能的不顺的图景中,唯一缺少的可能就是划过夜空的彗星了。

放眼望去,无论在哪里,纷乱无序都是主旋律。20世纪战火中形成的现有国际秩序,似乎已渐渐力不从心。然而,新的国际秩序究竟是怎样的,还未显露出丝毫端倪。

要列举出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困难,例如,全球化、数字化、气候变化等。困难的是要厘清在怎样的背景之下,来应对这些挑战。在何种政治格局之下,由谁发起,由哪些规则约束,对这些问题进行协商(或是争吵——当协商不成时)。政治和经济秩序——特别是在全球范围之内——不会简单地源自大家对和平的共识,或是由超级最大国给出一个无人质疑的方案。一直以来,国际秩序都是对支配权进行争夺的产物。这争夺,发生于势均力敌的大国之间,往往野蛮粗暴、十分血腥且旷日持久。只有通过斗争,才会确立新的国际秩序的框架、制度和各方参与力量。

西方世界现有的自由秩序,确立于二战结束之后,是基于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主义。作为独此一家、货真价实的世界大国,美国,不仅在军事硬实力领域处于支配地位(经济、金融领域也是如此),而且在诸多软实力的维度(例如,文化、语言、大众传媒、技术和时尚)也占据优势。

今天,曾经在很大程度上充当全球稳定器的“美式和平”(Pax Americana )日渐式微——最显著的体现是在中东地区和朝鲜半岛。美国可能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然而,美国不再有能力,或者说,不再有意愿继续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为了维护国际秩序而作出自我牺牲。的确,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诸多方面日趋紧密融合:通讯、技术,以及我们看到的人口迁徙。权力中心也稀释和分散。全球化的本质则决定了其必然会避开20世纪国际秩序强加于它的诸多不合理。

尽管新的国际秩序众所期盼,然而其基础还未见雏形。由中国来主导国际新秩序,似乎不太可能。未来,中国会继续专注于其自身事务,集中精力于其国内稳定及发展。同时,中国的雄心可能只会限于对其近邻及周边海域的掌控。而且,即使试图成为主导国际新秩序的一极力量,然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中国还不具备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如果“美式和平”再次出山,也不太可能终结这些动荡纷乱。尽管美国具有科技上的支配优势,但是,同时也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这些阻力来自于地区大国及潜在的反对联盟。

实际上,未来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可能在于如何应对美国日益衰微的影响力。自愿隐退,不是霸权国家离开世界舞台的方式。尽管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可能会在对支配权的争夺中败下阵来,但是,自愿隐退却不可能成为候选方案,因为随之而来的权力真空会危及整个世界的稳定。的确,下任美国总统——无论是谁,可能就要在任期内,眼见“美式和平”渐入尾声。

对于欧洲而言,其处境也同样困难。七十年来,“美式和平”,一直是欧洲内部自由秩序的保证。那么,“美式和平”的衰微,就算不必然给欧洲带来冲突,是不是也会不可避免地引发危机?声势渐涨的“新民族主义”,正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这似乎预示了一幅充满骇人暗示的未来图景。

欧洲“自杀”的黯淡前景,并非毫无可能。如果默克尔因为其难民政策下野,如果英国脱离欧盟,如果民粹主义者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当选法国总统,那么,在欧洲将会发生什么?跌入深渊,就算不是必然会发生,也是可以设想的非常危险的结果。

当然,可以防止欧洲“自杀”。但是,一些人所热衷的是:动摇默克尔的执政,侵蚀英国的欧洲身份认同,腐蚀法国的启蒙主义价值观。而这些,会威胁到我们每个人,让我们的立身处世之地危如累卵。

 

关于作者:

约什卡·费舍尔,德国前外交部长、副总理

 

(编译:陶鑫黎 编辑:齐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