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徐曼曼)进入2016年以来,由于人民币持续贬值、股市巨幅波动等现象的出现,国际和国内都出现了一些担忧甚至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有关中国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中国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等耸人听闻的论调此起彼伏。
近期,多部委频繁喊话、表态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可见,中央的态度十分坚定。这背后矗立着多个坚强的支撑因素: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调查失业率数据4.99%处于较低水平,陆续发布的2016年首月的核心经济数据也传递出企稳向好的气息。与此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幕拉开,各大部委的政策也接连落地,稳增长已强劲上路。
人民币汇率接连两日震荡 三部委发声力挺
开年上演的人民币下跌引起了市场多方关注。2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下跌200个基点,回吐新年首个交易日的部分反弹。1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237,较前一日的6.5130下调107个基点,这一调降创下1月7日以来最大幅度。
2月17日,商务部、发改委在两场新闻发布会上分别就人民币贬值问题发声,力挺人民币汇率。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国内吸引外资依然是正增长,国际收支仍然稳健,经济和国内市场基本面良好,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基础,因此也就没有所谓的资金加剧外逃现象。
无独有偶,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直接表达出对人民币的信心。他特别提醒,判断人民币未来会否持续贬值乃至中国经济走势时需要注意“四个没有变”:一是中国作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地位没有变;二是中国每年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没有变;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的态势没有变;四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没有变。总体来看,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之下,中国有能力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自去年的“8·11”汇改以来,面对做空势力与资本外流的双重影响,国内官方机构屡次发声“力挺”人民币汇率稳定。
就在本月13日,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发声“稳汇率”。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保证国际收支有余和人民币稳定,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周小川还称,不会让投机力量主导市场情绪。
人民币贬值压力从去年底开始引发国内外关注,此前有报道称不少企业、居民忙着去银行换汇。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银行代客售汇显著增加,银行代客售汇14320亿元,比11月的9981亿元增加了43%,增幅近一半。
针对换汇增加会否加剧人民币贬值的问题,赵辰昕表示,中国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开放的大国,每天有人换一些外汇,每天有外汇的正常流入流出,是很正常的。
赵辰昕还称,在这种动态当中,我国国际收支保持良好的状况,跨境资本流动也处于正常区间,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基本稳定,甚至还有所升值。
传统行业“壮士断腕”去产能 “失业潮”不会出现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加之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力度加大,而化解产能过剩将是2016年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外界有观点认为,今年有可能会面临“下岗潮”“失业潮”。
赵辰昕回应说,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状态看,我国就业增长具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加上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有关部门也将多措并举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不会出现新一轮“失业潮”。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7.8%,仍处于国际较快的增速。五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6431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多增了11.4%,年均新增1286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32万人,增长速度也是11.4%。
来自中国政府网的消息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地级市,调查失业率仍保持在5%以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经济总量是40万亿时,10%的增速时,GDP增量是4万亿;50万亿时,8%的增速就能达到4万亿;如果经济总量达到60万亿,即便增速再放缓,就业也能保持增长。
“前些年GDP增长一个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是100万多一点,而近几年增长一个点带动就业是150万人左右。”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出台后,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我国全年新登记企业443.9万家,增长21.6%,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诞生”的新登记企业约1.2万家。今年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 去年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比上一年提高了6.8%,初步统计有240多万返乡农民工在创业。
“对于2016年就业总体形势,我们判断还是有很多的有利因素,比如现在经济发展基本面还是向好,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在持续发力增效。”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说,“受益于这些有利因素,我们判断2016年就业形势还是会延续总体稳定的态势。”
新年稳增长强劲上路 政策“含金量”十足
时间的脚步刚刚迈进2016年,中央部门的稳增长就开始“上路”,而且势头十分强劲。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推出的11大类重大工程包已累计完成投资50564亿元,比当年11月底增加3465亿元;已开工48个专项、326个项目,比当年11月底增加22个项目。而新年头一个月,国家发改委又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541亿元。其中水利建设和能源项目占比较高。从去年以来发改委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除“铁公基”外,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生态环保、清洁能源项目也成为重点。
为让各方了解中国经济并客观解读中国经济,发改委可谓尽心竭力。2月3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专门出席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中国拥有的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区域发展的空间广阔,生产要素的质量在提高,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手段很多,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的内在支撑。”
春节假日刚刚结束,国家发改委又接连发布新闻,聚焦中国发展新空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统筹谋划、有效应对。”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2月17日,发改委举行春节后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更是向外界释放对中国经济的定心丸:稳增长与改革并驾齐驱,护航中国经济。
其他部委也频频祭出稳增长、促投资“组合拳”。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从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政策措施。
2月17日,财政部发布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合理运用政府投资基金聚焦支持重点产业,公共财政运用政府投资基金方式支持产业,限定于具有一定竞争性、存在市场失灵、外溢性明显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增速回升是稳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助推投资增长的政策力度有望加大。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财政政策力度将加大,专项建设基金投放、地方债务置换与新增规模将显著增加,PPP项目将加速推进,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在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