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拿什么拯救华尔街?

2016-02-25 09:53:31
分享

评论:拿什么拯救华尔街?
图片来源:布兰登·麦克德米德/路透社 

中国日报网2月25日电 《大西洋月刊》网站发表了克里斯·阿纳德的一篇文章,称华尔街的大型银行都是庞然大物,大到不能倒闭,但他们的表现糟糕,连基本职责都履行不好,让人难以恭维。以下是全文,供参考。

差不多十年前,当整个金融体系崩溃时,我所在的花旗银行,被认为规模太过庞大,以至于不能倒闭。其他一些银行也处于同种境地,也都在政府的救助下存活了下来。今天,花旗银行和其他许多银行依然规模庞大。

这让一些决策者心存担忧。尼尔·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曾经参与金融危机时银行救助计划的制定,现在是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主席。2月17日,卡什卡利发表讲话,称“大型银行对经济构成持续危害”。

考虑到卡什卡利曾任高盛集团高管,还是拥护“自由市场”理念的共和党人,他的言论给人深刻印象之余,也让人大跌眼镜。同时,这一言论也让许多银行家及政治领导人大为光火,因为其道出了华尔街的秘密:尽管存在多德-弗兰克(Dodd-Frank)法案,尽管一些政治领导人给出相反的说法,但是,“大型银行规模过于庞大,以至于不能倒闭”,却是不争的事实。

卡什卡利的解决之道——拆分银行,让他和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及其他一些共和党人站到了一个阵营。拆分大型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银行治理:如果政府把花旗银行拆分为十个小花旗银行,银行治理会更有效,因为大型银行不仅因为庞大而不会倒闭,也因为庞大而难以治理。此外,拆分后的小型银行可能会推出一些不同的举措,甚至是创新之举。

但是,这无助于解决美国金融体系的另一个一直存在的严重问题,即银行承担的风险过高,因而对经济构成威胁,导致政府被迫不时伸出援手。经济陷入困境时,拆分之后的十个小花旗银行同样会陷入困境,结果是需要十次小救助,或是一次大救助。

牢记一个事实非常关键:银行不仅是经济下行的受害者,同时更是鲁莽行事的始作俑者。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不仅需要考虑银行规模,更应反思银行的薪酬结构。如今,银行家的收入很少仰赖于银行经营是否健康,而这导致他们不负责任的行事方式。

30年来,银行业一直在放松监管。在此之前,华尔街是协作之地。银行家需要在银行入股,如果银行倒闭,银行家也会破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他们自我约束。华尔街的银行家和银行同呼吸、共命运,这让他们做出更为明智、更为正直的决定。因为,一旦出了错,他们自己也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今天,银行家的薪酬主要是现金收入。毫无疑问,华尔街大型银行的银行家的面前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完美世界:银行盈利,他们能获得报酬;银行亏损,他们还是能获得报酬,丝毫不受影响。通常,这样的激励机制实际上是在鼓励他们鲁莽行事,甚至铤而走险。

这的确就是十年前金融体系一步步滑入危机的路径。然而,没有人因为造成危机而锒铛入狱,很少有人因此丢了饭碗。相反,实际情况说明了华尔街的真实秘密:许多银行家因为危机还大赚了一笔。我很清楚这一点。花旗银行濒临破产时,我以为我快要失业了。花旗的股价跌至每股不足三美元时,我拿起手机,给妻子发了短信:“我要是失业了,咱们恐怕要去种地了。”后来,我的修地球计划无需付诸实践,我的同事也都保住了工作。我们不仅保住了饭碗,而且,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薪酬颇丰。嗯,是的,非常优厚的薪酬。这,得感谢政府的紧急援救。

金融危机对许多银行家来说都颇为有利。这些人不仅包括《大空头》(The Big Short)中所描写的那些在房价暴跌中押错赌注的银行家,还有许多因为鲁莽行事,对危机的形成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人,这其中就有一些银行总裁,如果不是政府出手相救,他们会在危机中输得一败涂地。政府需要促成改变,让银行家的薪酬和银行的命运休戚相关,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一旦触犯了法律,他们就会面临起诉。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公平”这个词的真谛,而这并未出现在卡什卡利的讲话中。如果一个体系只有救助,没有问责(损失财富或是沦为阶下囚),甚至让始作俑者从危机中渔利,那么,这样的体系就毫无公平可言。仅仅拆分银行,不会终止这样的救助,因为银行家仍然被鼓励去错误行事。无论是一个大型银行,还是十个小型银行,情况都是如此。银行家,犯下错误时,就应该为此而付出代价:或者,失去财富;或者,失去工作;或者,必要时,失去自由。

 

(编译:陶鑫黎 编辑:齐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