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6年3月4日电 /美通社/ -- 就医160创始人兼CEO罗宁政近日针对取缔“有偿加号”的政策发表了观点,以下为全文: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下发了《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对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清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当中明确表示,2016年3月25日前,所有曾通过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医务工作人员,应当自行解除与商业公司的合作,并将个人自查自纠情况报所在单位备查。
消息一出,有人认为这项政策会让移动医疗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用到了“挂号滑铁卢”等词汇。还有人认为,这一次的规定将彻底暴露出移动医疗的系统性问题。
作为国内最大的以挂号切入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之一,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对这些片面的政策解读做出回应。在我看来,这些措施有助于构建公平合理就医环境,规范行业发展,利好移动医疗长远发展。
有偿加号不利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不具持续性
首先,判断一个政策是利空还是利好,不能只看眼前,必须要从整个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的确,挂号是刚需,号源又极其稀缺,是个“香饽饽”,因此许多移动医疗平台在找不到合适的盈利模式的情况下,纷纷开始推出有偿加号服务,以此获得收益。但从根本上来看,有偿加号服务既不能提高医生的服务质量,更无法改变医疗资源的分配结构,最终只会进一步导致稀缺医疗资源不断被争抢,就医成本越来越高,最终陷入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有偿加号服务很像“毒品”,虽然,可以给移动医疗平台带来短暂的兴奋(流量、服务费),但却很难实现移动医疗在商业模式上的真正突破,如果一直靠加号为生,移动医疗永远改变不了寄生虫的状态,一旦政策上出现变动,这类企业会立马死掉。
其次,北京市卫计委本次取消的是医生私自与商业挂号平台合作提供的有偿加号服务。目前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模式众多,就我们平台来看,就医160 从未开展过任何类型的“有偿加号”服务。我们所提供的所有加号服务均为免费,绝不向患者额外收取任何费用,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帮助部分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就诊和治疗,同时帮助医院医生灵活安排时间,以缓和医患关系。作为平台方,我们不仅不会从“加号”里面谋取利益,我们提供的普通挂号服务也是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的,患者在就医160平台上看到的号源价格与直接去医院挂号的价格是完全相同的。
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利好互联网医疗企业
我注意到,不少网络评论把北京市卫计委系列措施中的“取消商业加号”拎出来单独论述、夸张解读,却忽略了北京市卫计委颁布的八项措施的第一条就是:“实现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以市属医院为试点单位,通过扩大非人工预约方式、扩大导医服务等工作,主动提供预约挂号的咨询、引导、指导和帮助”。
此外,北京市卫计委还表示,到2016年年底前,市属医院将全部取消现场放号,总体预约挂号率预计将达到75%。显而易见,这对以就医160为代表的以挂号切入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而言,意味着重大机遇。
我还注意到,北京市并没有取消加号,只是取消医生手工加号条,改为医院统一管理。
正如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当前中国的互联网医疗重点在医院,试图绕开医院的互联网医疗也走不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到的也是“网上医院”。巧合的是,我自创业之初,就把打造“中国人的网上医院”作为企业的核心使命。就医160就是要用IT手段,帮助医院提升信息化水平,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从医院切入才是中国移动医疗的未来
就医160区别于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最大的差异点就是,从医院端切入移动医疗,提供全流程网上就医服务。在中国的医疗环境当中,医院仍然是患者就医最主要也是最信赖的地方,而且医院掌握了最丰富的医疗资源,能够提供给患者最完善的医疗服务。
我们为医院提供了基于SaaS的门诊排班、专病管理、患者随访等医院患者管理服务系统,以此帮助医院实现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再匹配上医生端和患者端的丰富产品,患者就能享受到高效率的全流程就诊服务。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所有的挂号、加号需求都会先到医院然后再到医生,所以从制度设计上,就避免了医生直接与平台之间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况。
与一般只靠挂号为生的移动医疗平台不同,就医160希望通过“连接”、“开放”、“生态”三个步骤,打造一个“医疗互联网+”的开放生态,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在解决医疗问题上的效力发挥到最大化。
今年,就医160将持续致力于打破传统医疗信息壁垒,打造连接医院、医生和患者三端的平台,并不断深化平台资源,实现90%以上的三级医院接入,实现医院端“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在全国50个重点城市的规模推广。
连接是为了开放。目前,就医160已初步完成连接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流量,平台用户接近八千万。2016年,就医160将搭建更大型开放平台,强化就医服务,广泛引入医疗健康产业链条各类优秀合作伙伴,共享流量红利。与民营医院、体检机构、药商、医疗器械商、金融保险机构、医疗可穿戴设备商、健康管理机构等共建“医疗互联网+”生态系统,并将通过引入各类专科领域合作伙伴(比如糖尿病、心血管、肿瘤、妇幼、肝病、肾病、康复等)的合作,拓展平台服务的深度和粘性,深度整合医疗健康产业链条服务资源,提升合作各方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开放共赢。
除了自身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规范化的管理之外,我们也期待政府层面能出台更多的政策,例如,加强患者健康大数据应用,解决医院信息化系统接口互通,规范互联网医疗药品等,不断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