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6政府工作报告:让有“工匠精神”的人不吃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3-11 09:15:13

解读2016政府工作报告:让有“工匠精神”的人不吃亏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国日报网3月10日电(刁云娇)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工匠精神”。一时间,“工匠精神”一词备受社会关注。

什么是“工匠精神”?

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作为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在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解读2016政府工作报告:让有“工匠精神”的人不吃亏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精神理念。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两会期间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工匠精神,不是手工作坊,而是我们在一个大工业的时代,要精细化的管理,精品制造,这样的一个理念。从生产到成品的过程中,你的产品和你的生产过程都应该有那种工匠精神追求完美的精神。”

德国科隆大学学者罗多夫说,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德国工匠的“慢功细活”打造了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对德国人来说,“欲速则不达”——稳健第一、速度第二。

解读2016政府工作报告:让有“工匠精神”的人不吃亏

资料图:电影《入殓师》剧照

另外,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日本电影《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这恰恰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无非‘认真’二字。”中国品牌战略学会会长杨清山说。

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我国制造业之所以“大而不强”,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含量偏低,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工匠精神。我国应发扬工匠精神,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如果没有工匠精神,‘马桶盖事件’不可以杜绝。只有具有了工匠精神,我觉得‘马桶盖的事件’才可能不会发生。”

解读2016政府工作报告:让有“工匠精神”的人不吃亏

资料图:瑞士制表工匠

事实上,工匠精神蕴含在各个国家的各行各业当中。首先,可以以瑞士的制表业为例。瑞士的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是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解读2016政府工作报告:让有“工匠精神”的人不吃亏

资料图:宝马德国生产车间

丁格芬是德国的一个小镇,也是宝马最大汽车厂所在地。这里有1.85万名员工,每天出产1500辆宝马车。在总装车间,记者看到,这里分工极细,一条组装线上有数十个员工,每一个工位由两到四人组成。22岁的托斯滕是装汽车座椅的技术工人。产品一到,他与一个同事在五六秒内完成安椅子、矫正、拧螺丝等工序。而从装上底盘、发动机、轮胎,到下线成一辆可以出售的成品车,只要两分钟时间。“安装环节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某一颗螺丝没有拧上,或没有完全拧紧,整条安装线就得停止。”托斯滕说。

西门子、奔驰、博世……都是在德国拥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家族。在记者看来,这些“百年老店”的成功有着共同的特质,正如宝马车间场景所展现的,他们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其折射出的是现代化大生产时代的“工匠精神”。

让有“工匠精神”的人不吃亏

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有工匠精神的人在过去是吃亏的,所以能活下来的,就是少数的一些公司。其实我觉得‘十三五’规划以后,最重要的事情是让有工匠精神的人不吃亏,因为你吃亏,谁会去干?过去很多年中国的老百姓是不为工匠精神买单,他只为价格买单。”

董明珠说,“我们要捍卫中国的工业崛起,让中国的工匠精神能够弘扬,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部分内容援引经济日报、环球时报、网易财经)

(编辑:富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