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有与非公有制经济和谐发展

作者:华明 来源:求是网
2016-03-12 13:58:48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并且特别指出,“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正确地指出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消除社会上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

近段时间以来,一篇名为《中国经济症结并非转型》的文章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速度放缓并非源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所致,而是由于国有企业扼杀了民营企业的活力,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已经脱离了自身的核心业务,转而投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机。但是这种简单地把当前我国经济放缓以及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国有企业,从而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却是经受不住理论和事实的检验。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外需萎靡不振,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经营出现了较大困难,一些地区企业破产、停产现象较为突出,企业所有者跑路现象也时有发生。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的出现跟有的企业融资难、地方的行政保护性政策、行政审批事项较多、有的企业税费偏高等因素有关系,但是就此简单地把民营企业的问题归结为政府治理不力、国有企业的垄断导致经营环境不好等因素,那就本末倒置,颠倒主次了。

事实上,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看看死的是什么企业,活得好的是什么企业,就能发现,民营企业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出在自身经营能力上。例如,有的企业过去的快速发展就是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以及抄袭模仿它者技术,一旦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自身又无任何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就立刻丧失;有的企业则是依赖于一些地方政府的保护,或者某些政府官员的庇护,从而能够在特定的地区和行业获得垄断性利润,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行业;有的企业则是经营管理能力较差,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这在一些家族性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此外,有的企业或是依靠偷税漏税骗税,或是依靠假冒伪劣,或是通过骗取国家财政资金等手段来支撑企业的发展。许多民营企业正是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反观一些民营企业,例如华为、互联网巨头BAT、农业企业温氏集团、老干妈食品公司等企业,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也依然笑傲市场。而经济结构调整,正是要让那些无技术、无品牌、无管理的“三无”企业淘汱,以及那些无视环境、靠腐败和潜规则生存、靠卖假冒伪劣产品生存的企业死掉,从而留下那些有技术、有品牌、有管理,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这样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从国有企业的布局来看,国有企业主要存在于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行业;此外国有企业在一些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保持较强控制力,例如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行业。总体来看,国有企业所存在的领域有些是民营企业不愿意进入或者难以进入的行业;有些则已经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出现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民营企业整体实力偏弱,如果国有企业退出一些产业和领域,那么往往会被跨国垄断资本所占据,这也会导致民营企业成为跨国资本的并购对象和附庸。可以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巩固好、发展好公有制经济,既能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推动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能够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条件,而不是扼杀民营企业。

科学认识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至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民营企业唯有修炼好内功,按照“亲”与“清”的要求,才能真正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