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胡俊超)2015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运行情况如何?“十二五”时期中国自行车行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十三五”时期中国自行车行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近日召开的第26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试图给出回答,记者进行了采访。
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自行车产量8026万辆,同比下降3.36%,其中规模以上自行车企业产量为5532.7万辆;电动自行车产量3257万辆,同比下降8.28%。
“虽然中国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速度均创新低,但行业规模仍维持在了8000万和3000万辆以上,说明中国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刚性需求仍然存在,同时行业发展已回归理性,基本符合此前预期。”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说。
马中超介绍说,去年电动三轮车产量和电动自行车出口增速均保持了高速增长,同时锂电车占比不降反升,这些均构成中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亮点。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电动三轮车产量达到1163万辆,同比增长9.1%;中国电动自行车出口达到133.9万辆,同比增长20.4%;2015年中国锂电车产量为292万辆,占比增长将近一个百分点。
记者从第26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了解到,“十二五”时期,中国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中国自行车行业规模始终保持在8000万量以上的规模,未出现大起大落变化,主营业务收入年均超过800亿元,利润实现翻番;产品结构进一步持续优化,中高端自行车产量占比逐年提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自行车十强企业产量占行业近四成;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自主品牌出口规模逐年提升。
“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动自行车产值首次超过1500亿,产量实现翻番;社会保有量首次超过两亿,2015年底接近2.2亿;出口首次超过100万辆,出口占比从2.5%提升到近5%;锂电化进程加快,智能化提前到来,锂电车的份额首次接近总量的10%。
“展望未来,中国自行车行业将面临市场低迷、科技含量低、产品品质低和产业效能低等问题。”马中超说,中国自行车行业“十三五”时期将面临发展环境五大变局:一是超高速增长终结,发展回归理性,迈向中高端、消费升级;二是高成本时代来临,人口红利加速消失;三是智能化提前,企业跨界、行业混搭、业态边界越来越模糊;四是城镇主导社会成型,人们出行方式将发生改变,消费潜力巨大;五是绿色低碳发展强化,新一代消费群体将成为低碳、绿色消费的主体,他们对个性需求、体验需求日益旺盛。
“面临新变局,中国自行车行业应当提升供给侧结构的综合效能。”马中超建议,一方面要从低端同质化产品向中高端差异化产品转型,走技术改造、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去产能;一方面要通过进一步推进技术进步等方式降低成本;同时,还应抓住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点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