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旦:“平台金融”是银行和IT服务商的共同机遇

来源:上海天旦
2016-05-27 12:49:00

上海2016年5月27日电 /美通社/ -- 基于或立足于广阔的“平台经济”,传统金融机构在创新驱动和平台思维的推动下,纷纷发力平台战略,致力于打造以本企业为核心的“平台金融”。5月26-27日,由人民银行《金融电子化》杂志社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创新座谈会”,正是围绕“平台金融”主题,探讨“互联网+平台金融”的业务模式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下的技术架构转型,共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位置感知等新技术应用案例及趋势。

在座谈会上,上海天旦联合创始人、产品管理副总裁贺晓麟作为行业专家代表,发表“技术复兴,领航‘互联网+’金融”主题演讲,分析了银行信息化面临的挑战,针对关键业务保障、金融私有云、大数据运营、科技和业务风险监控等方面分享了上海天旦的经验和解决方案。

银行的信息化挑战

贺晓麟总结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的起始年,国内银行业在监管机构的指引和自身业务需求推动下,建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内部的多重挑战,其中信息化方面的包括:支撑业务发展的挑战,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降低IT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适应业务敏捷变化的能力要求和推动业务创新的挑战。

数据是银行的重要资产,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业务都紧密相关。金融尤其是是运用在终端的金融,本质上是对数字的“精打细算”,“互联网+”之下的金融更是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而这无疑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持。迈入“大数据”时代,真正能对大数据精准挖掘并运用于商业和服务的案例还不多见,因为海量数据仅仅是大数据的前提,企业往往在经验和数据处理能力上存在短板。而上海天旦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发现网络数据的价值,以最优的技术、最佳的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先进完善、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产品。

上海天旦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发布了Bonelight网络分析软件,能够对数据包进行多种格式转换,甚至直接变成易读的Excel格式,让跨部门、跨专业的运维人员简单阅读和分析网络数据包变成可能。自2007年投入美国市场,Bonelight已经在微软、IBM、惠普、GM等企业中得到应用。2008年,上海天旦又推出业内首个携带Flow engine能够完全重组和还原网络数据包交互和分析过程的软件Dali,彻底改变了原来网络数据包分析晦涩难懂,分析效率低下的使用场景。同时,上海天旦已是IBM大数据全球合作伙伴,思科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此次座谈的主题是‘未来金融平台制胜’,平台金融是金融业未来的一个重要走向,而推动技术架构转型、推进新技术创新应用和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控这几大议题又反映出,信息化是传统金融机构实施平台战略的必要保障。”贺晓麟如是说。

银行背后的技术支撑

对于银行来说,从柜面交易、ATM机操作、电子银行和银行卡到各类商业汇票、第三方存管、理财等各类业务,背后都需要一个超级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

从传统架构到虚拟化,再到Iaas、PaaS,银行的IT需求呈现即时部署、快速获得收益的特点。上海天旦除了为银行的IaaS,PaaS平台提供业务保障,此外还能够提供一种Daas(数据即服务)的服务模式,通过专利的高性能解码引擎和上百种内建的金融行业协议,能够源源不断地为银行将实时、全量、优质的网络大数据挖掘出来和结构化,非结构化和流处理平台对接。2009年,上海天旦推出了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ossflow BPC产品,为金融机构、运营商、大型企业提供即刻落地的核心业务监控系统。福布斯中国500强中前16大银行,11家已经是上海天旦的用户,上海天旦的BPC产品为银行的行长报表、运维平台、实时风控、大数据分析和业务性能管理等系统和工作提供着基础保障,使得每天百亿笔交易能够顺利达成。

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银联、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广东移动、山东移动、中国移动南方基地等大型企业的关键业务性能管理都交给了上海天旦的BPC产品。

与传统银行金融服务模式相比,“平台金融”业务是为平台客户及其体系内的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在线融资、现金管理、跨行支付、资金结算、资金监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其业务模式的本质性创新之处在于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在贺晓麟看来,“平台金融”业务中,大数据的全面应用将成为业务支撑点,这将是银行和专业IT解决方案提供商共同的挑战和机遇。